-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醒(bù xǐng)的意思:指人迷迷糊糊、不清醒的状态。
蠹书(dù shū)的意思:指书籍受到虫蛀,比喻书籍没有人读或被忽视。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茫茫(máng máng)的意思:形容无边无际,没有边界或方向,迷茫无助的状态。
群经(qún jīng)的意思:指众多经书,也指众多学问。
声色(shēng sè)的意思:形容人们的行为举止繁忙且喧闹,没有节制。
书鱼(shū yú)的意思:指读书人或学者。
源流(yuán liú)的意思:
◎ 源流 yuánliú
(1) [origin and development] 水的本源和支流
顺涧爬山,直到源流之处。——《西游记》
(2) ;借指事物的起源和发展
料应必遇知音者,说破源流万法通。——《西游记》醉乡(zuì xiāng)的意思:指陶醉于美好的境地,忘却尘世的烦恼。
- 鉴赏
这首诗《醉经堂》由宋代诗人黄裳所作,通过“乐非声色在华堂,静味群经得醉乡”两句,巧妙地将内心的愉悦与外在的物质享受区分开来,强调了精神层面的满足。诗人认为真正的快乐并非源自于声色之娱或豪华的物质环境,而是在于静心品味群经,从中获得心灵的陶醉与满足。
接下来的“不似蠹书鱼不醒”,以“蠹书鱼”比喻那些沉迷于书籍而不自知的读书人,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那种仅仅停留在文字表面、缺乏深入理解的阅读方式的批判。这里的“不醒”既指读书人未能真正领悟书中深意,也暗含了诗人对于自己能够深入理解并汲取知识精华的自豪感。
最后,“源流何处意茫茫”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知识和智慧源头的探索与追寻。这句话暗示了知识和智慧的源泉是无穷无尽的,而人的认知和理解能力则是有限的,因此,追求知识的过程充满了未知和迷茫。同时,这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知识探索的无限热情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醉经堂”这一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生活和知识追求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传统儒家文化中“读书明理”的高度认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