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出映沟坻,烟升隐墟落。
寒鱼占窟聚,暝鸟投枝泊。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静谧景象,诗人通过对月光、烟雾、寒鱼和归鸟等自然现象的细腻描写,抒发了对远方不归之人的深切思念。
"月出映沟坻,烟升隐墟落",开篇便以月亮和烟霭为画面背景,月光洒在低矮的田间小路上,而远处的村庄则被淡淡的烟雾笼罩,使人感到一种静谧而又有些许萧索的氛围。
"寒鱼占窟聚,暝鸟投枝泊",接着描绘了深秋水中寒鱼寻找洞穴栖息的情景,以及傍晚时分飞鸟寻觅枝头休憩的画面,这些生动的细节不仅丰富了诗中的意象,也强化了夜色渐浓、万物归巢的氛围。
"亭皋闭晚市,陇首归新穫",随后是对夜市关闭和远方行人归家的描写。亭台下的市集已经熄灯,而远处山头上的行者则在寻找新的庇护之所,这些景象都透露出一种静谧而又带有一丝孤寂的生活气息。
"伫子终不来,青灯耿林壑",诗人在此表达了对远方未归者的深切思念。伫立等待之人始终未至,只有那青色的灯光在幽暗的林间山谷中闪烁,这种场景令人感到一种孤独和无尽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情思念,以及在静谧夜晚中所感受到的寂寞与孤单。
福莫大于不材之木,祸莫惨于自跃之金。
鹤生于野兮何有于轩,桐爨则已兮岂慕为琴。
古今共戒玉自献,卷舒要似云无心。
庐室但取蔽风雨,衣食过足岂所钦。
我今馀年忽八十,归耕幸得安山林。
逢人虽叹种种发,入塾尚忆青青衿。
吾儿殆可守孤学,相与竭力穷幽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