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雉》
《雉》全文
宋 / 丁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雉操扬琴奏,名翚拂扇尘。

其文伊洛地,厥贡越裳人。

几为郎官集,还因今邑驯。

山梁饮啄媒翳莫朝亲。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郎官(láng guān)的意思:指官员身份的男子,也指官僚、官吏。

媒翳(méi yì)的意思:指媒人介绍婚姻时,用夸大其词、虚假美化的言辞来掩盖婚姻中的缺点和隐患。

山梁(shān liáng)的意思:山梁指山脉的主脊,比喻承担重要责任或起关键作用的人或事物。

扬琴(yáng qín)的意思:形容音乐声音悠扬动听。

伊洛(yī luò)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完美无缺,无可挑剔。

饮啄(yǐn zhuó)的意思:形容人们对事物的兴趣和追求程度不同。

越裳(yuè cháng)的意思:指跨越不同国家或地域的衣着,比喻超越时代、地域、身份等界限。

翻译
野鸡挥动琴弦起舞,华丽的雉鸟拂去扇上的灰尘。
它的文化源自伊水和洛水之地,贡品来自遥远的越裳之人。
它曾被选入郎官之列,如今在本地成为家禽。
在山间桥梁上偶尔觅食饮水,媒鸟不再亲近它。
注释
雉操:野鸡起舞。
扬琴:挥动琴弦。
名翚:华丽的雉鸟。
拂扇尘:拂去扇上的灰尘。
伊洛地:伊水和洛水之地,古代中原文化中心。
厥贡:贡品。
越裳人:古代南方的越裳国居民。
郎官集:郎官群体,古代官职之一。
今邑驯:现在的地方驯养。
山梁:山间的桥梁,比喻野外。
饮啄:觅食饮水。
媒翳:媒鸟,指传递信息的鸟类。
莫朝亲:不再亲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和高洁的情操。开篇“雉操扬琴奏”即设定了一个高雅的场景,雉鸟以其清脆的声音伴随着琴声,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描绘,也寓含了诗人追求精神寄托的意境。“名翚拂扇尘”则继续这种优雅的情调,翚是羽毛华丽的鸟,比喻诗人的才华和修养,用羽扇轻拂尘埃,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待世俗纷争的态度。

“其文伊洛地,厥贡越裳人”一句,通过对古代文化中心——伊洛(即伊水、洛水流域,即今河南省洛阳市一带)以及远方的越裳之地(指南方或东南沿海地区)的引用,展示了诗人的广博学识和胸怀。这里“文”、“贡”两字,用来强调文化传承与物质贡献相结合的重要性。

“几为郎官集,还因今邑驯”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生活的态度,虽曾参与朝廷的聚会(郎官集),但最终选择归隐,原因是因为对现实世界的失望和不满。这里的“还因”二字,透露出一种无奈和退让的情绪。

“山梁时饮啄,媒翳莫朝亲”则描写了诗人归隐后的生活状态,山梁之上,偶尔举杯饮酒,享受大自然赋予的宁静与自由。而“媒翳莫朝亲”表达的是诗人对世间纷争和人情冷暖的超脱态度,不愿再去介入那些复杂的人际关系。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反映了诗人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情怀。

作者介绍
丁谓

丁谓
朝代:宋   字:谓之   籍贯:丁氏先祖是河北   生辰:966-1037

丁谓(966-1037),字谓之,后更字公言,两浙路苏州府长洲县人。先后任参知政事(副相)、枢密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正相),前后共在相位七年。因作恶太多,丁谓最后被罢相,贬为崖州(今海南省三亚市)司户参军,他的四个儿子、三个弟弟全部被降黜。抄没家产时,从他家中搜得各地的贿赂物品,不可胜纪。景祐四年(1037)闰四月,卒于光州,归葬苏州城西华山习嘉原。
猜你喜欢

怀玉山

莲宫高耸月峰坳,自与红尘绝世交。

万顷田畴天外种,数声钟磬日边敲。

地寒春尽花方绽,寺僻僧闲疏不抄。

禅月满堂诗句在,恨无砖玉可相抛。

(0)

游洞霄

洞天福地萃名山,我喜登临昔所悭。

五殿香严如在帝,九山青锁若为关。

岩前鸣凤当年事,野外骧龙反掌间。

自顾武夷香火吏,真祠梦想不容攀。

(0)

女道士王昭仪仙游词

吴国生如梦,幽州死未寒。

金闺诗卷在,玉案道书闲。

苦雾蒙丹旐,酸风射素棺。

人间无葬地,海上有仙山。

(0)

湖山堂

高堂寂寞半开门,草没颓墙竹满园。

雨过湖天笼白昼,云归山市锁黄昏。

忘机今古鸥来往,说梦兴亡燕语言。

行尽六桥吟更好,万松岭上一声猿。

(0)

贾魏公出师

奏罢出师表,翻然辞庙堂。

千艘空宝玉,万马下钱塘。

□许命真主,欺孤欲假王。

可能清海岱,宗社再昌唐。

(0)

孤山和李鹤田

湖上悲风舞白杨,英雄凋尽只堪伤。

花飞废苑怜铜马,草没荒坟卧石羊。

人在醉中春已晚,客于愁处日偏长。

林西楼观青红湿,又逊僧官燕梵王。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刘羲叟 畅诸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