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名为《次韵题大梅常禅师塔(其二)》,作者是宋代的僧人释师范。诗中描述了一个人独自在山中摘叶寻枝,对大梅常禅师的敬仰之情溢于言表。禅师的形象如同行者,步履坚定地走过三万里路,但他的足迹却鲜为人知,体现了禅师的低调和修行的深远。诗人通过描绘这种隐秘而深沉的追寻,表达了对禅师精神的敬佩和对禅道的深深理解。整首诗寓含哲理,富有禅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寿庞明经
南海衣冠盛,东山物望专。
鹿门绳祖武,虎观仰前贤。
古道江河下,清风水石边。
中流凭砥柱,薄俗仰陶甄。
白首明经日,青云卷翮年。
还童丹九转,娱老易三编。
举案庞眉并,趋庭彩服翩。
门无题凤客,溪有钓鱼船。
绕径栽红药,开池种白莲。
閒寻宗炳社,来问远公禅。
鸠杖时安步,蓝舆或比肩。
山林今宰相,烟火老神仙。
玄鹤传云笈,青鸾寄彩笺。
蓬莱曾有约,弧矢正高悬。
谷旦日初曙,中秋月渐圆。
主人誇矍铄,宾客舞蹁跹。
锦绣华封祝,觥筹梓泽筵。
半酣人似玉,高咏笔如椽。
愧我游方外,因君念昔缘。
野芹惭献曝,钟鼎懒垂涎。
一见频惊老,相逢畏问年。
风尘归未得,松柏老弥坚。
杖国春秋富,空门岁月偏。
愿随鸿鹄后,翘首彩云天。
《寿庞明经》【明·成鹫】南海衣冠盛,东山物望专。鹿门绳祖武,虎观仰前贤。古道江河下,清风水石边。中流凭砥柱,薄俗仰陶甄。白首明经日,青云卷翮年。还童丹九转,娱老易三编。举案庞眉并,趋庭彩服翩。门无题凤客,溪有钓鱼船。绕径栽红药,开池种白莲。閒寻宗炳社,来问远公禅。鸠杖时安步,蓝舆或比肩。山林今宰相,烟火老神仙。玄鹤传云笈,青鸾寄彩笺。蓬莱曾有约,弧矢正高悬。谷旦日初曙,中秋月渐圆。主人誇矍铄,宾客舞蹁跹。锦绣华封祝,觥筹梓泽筵。半酣人似玉,高咏笔如椽。愧我游方外,因君念昔缘。野芹惭献曝,钟鼎懒垂涎。一见频惊老,相逢畏问年。风尘归未得,松柏老弥坚。杖国春秋富,空门岁月偏。愿随鸿鹄后,翘首彩云天。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40267c6e949c751098.html
跳大王歌
蛮乡歌舞自称善,厥声可闻不可见。
四月五月跳大王,家家刻木作鬼面。
千丑万拙由心生,头角觺觺尽奇变。
削成两耳贯双环,黑白青红随绘绚。
长缨分结顶门边,俛仰周遮任方便。
市来绛帛缝赭衣,承以素裳纫新练。
长柄牙旗短柄簦,东官草帽冈州扇。
粗缯细篾作游龙,肖首肖尾中连串。
事事具足人力齐,次第椎牛集欢宴。
大王端坐不饮酒,黄童白叟争酬劝。
酒阑酷酊齐唱歌,呕哑啁啧无分辨。
舁神入城城市空,大呼疾走看游龙。
驭龙小儿戴鬼面,一步一跌来匆匆。
左顾右盼各招手,头旋尾转相追从。
游龙舞罢抚歌板,唱歌尽是头白翁。
青葵半掩老面目,随声答响羞雷同。
须臾磨旗万舞作,朱干玉戚纷兴戎。
或击或刺冯而怒,或揖或让足而恭。
忽焉而起忽而止,一一皆与神心通。
舞罢偃旗卧金鼓,借问大王何所取。
倾筐擎出斗与升,鬼面成群更歌舞。
道旁观者不忍见,腼颜汗背交相觑。
吁嗟乎,天下尽儿戏,举世同奔波。
车毂交击人肩摩,俄而礼乐俄干戈。
五斗折腰不足道,倾筐积少看成多。
大王乃是死诸葛,含羞忍耻如之何。
《跳大王歌》【明·成鹫】蛮乡歌舞自称善,厥声可闻不可见。四月五月跳大王,家家刻木作鬼面。千丑万拙由心生,头角觺觺尽奇变。削成两耳贯双环,黑白青红随绘绚。长缨分结顶门边,俛仰周遮任方便。市来绛帛缝赭衣,承以素裳纫新练。长柄牙旗短柄簦,东官草帽冈州扇。粗缯细篾作游龙,肖首肖尾中连串。事事具足人力齐,次第椎牛集欢宴。大王端坐不饮酒,黄童白叟争酬劝。酒阑酷酊齐唱歌,呕哑啁啧无分辨。舁神入城城市空,大呼疾走看游龙。驭龙小儿戴鬼面,一步一跌来匆匆。左顾右盼各招手,头旋尾转相追从。游龙舞罢抚歌板,唱歌尽是头白翁。青葵半掩老面目,随声答响羞雷同。须臾磨旗万舞作,朱干玉戚纷兴戎。或击或刺冯而怒,或揖或让足而恭。忽焉而起忽而止,一一皆与神心通。舞罢偃旗卧金鼓,借问大王何所取。倾筐擎出斗与升,鬼面成群更歌舞。道旁观者不忍见,腼颜汗背交相觑。吁嗟乎,天下尽儿戏,举世同奔波。车毂交击人肩摩,俄而礼乐俄干戈。五斗折腰不足道,倾筐积少看成多。大王乃是死诸葛,含羞忍耻如之何。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75467c6e949c78f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