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色忽已改,离别复几载。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愁寂(chóu jì)的意思:形容心情忧愁,寂寞无聊。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芳意(fāng yì)的意思:指美好的情意,善意的感情。
何在(hé zài)的意思:何处,在哪里。
江海(jiāng hǎi)的意思:指江河和海洋,也泛指辽阔的水域。
举目(jǔ mù)的意思:抬头看;抬眼望
来春(lái chūn)的意思:指春天的到来或春季的来临。
离别(lí bié)的意思:离别指分别、分离。
邻人(lín rén)的意思:指邻居、街坊之间的关系。
茅堂(máo táng)的意思:茅堂指的是简陋的茅草房,用来比喻贫苦人家的住所。
目见(mù jiàn)的意思:亲眼看见,亲自经历。
散愁(sàn chóu)的意思:消除忧愁、解除烦恼
山色(shān sè)的意思:山的景色、山的颜色
水西(shuǐ xī)的意思:指水流向西,意味着水势逆流、逆境或逆天而行。
所适(suǒ shì)的意思:适合于特定的条件或环境。
我家(wǒ jiā)的意思:指自己的家庭、家庭成员或家族。
携手(xié shǒu)的意思:手拉手,一同前行,合作共同达到目标。
野酌(yě zhuó)的意思:指在田野间或野外饮酒,形容简朴自然的生活方式。
夜来(yè lái)的意思:夜晚到来;指在夜间发生或到达。
意思(yì sī)的意思:表示某事物的内在含义、深层含义或真正意义。
移居(yí jū)的意思:迁移到新的居住地
萦纡(yíng yū)的意思:形容线条曲折盘旋,纠缠不清。
幽僻(yōu pì)的意思:幽僻指的是地处偏僻、人烟稀少的地方,也可用来形容人的性格孤僻、不合群。
咫尺(zhǐ chǐ)的意思:指距离非常近,形容事物或人之间的距离极短。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东阳的《赠彭民望三首》之三,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彭民望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首句“我家水西涯”点明了诗人的居住环境,位于水流的西边,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氛围。接着,“性本爱幽僻”表达了诗人天生喜爱宁静、偏僻之地的情怀,为后文描绘与友人彭民望的交往和共同欣赏自然美景埋下伏笔。
“与君数携手,兴至忘所适”描绘了诗人与彭民望多次一同出游,兴致所至时,两人忘记了归途,充分展现了两人之间深厚的友情和对美好事物的共同追求。
“溪行缘萦纡,野酌散愁寂”描述了两人在蜿蜒曲折的溪流旁漫步,借酒消愁,享受大自然带来的宁静与和谐,进一步深化了诗中人物的情感体验。
“倦来倚树坐,举目见山色”写出了诗人与彭民望在疲惫之时,靠在树旁休息,抬头便能看见远处的山色,这种情景既体现了对自然美的欣赏,也暗示了两人之间默契的交流。
“山色忽已改,离别复几载”表达了时光流逝,山色虽美却终会改变,预示着诗人与彭民望之间相聚的短暂与离别的必然,增添了诗作的忧伤意味。
“移居在城南,咫尺隔江海”说明诗人搬到了城南,虽然距离并不远,但“咫尺”与“隔江海”的对比,强调了空间上的阻隔,使得与彭民望的相聚更加珍贵。
“夜来春风至,芳意思共采”描绘了夜晚春风拂面,花香四溢,诗人与彭民望共同采摘花朵,享受春日的美好,体现了两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共同追求。
“道逢旧邻人,茅堂复何在”以偶遇旧邻人,询问老友彭民望的居所作为结尾,既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是对友情的深深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彭民望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美好追求,具有浓郁的人文情怀和艺术感染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