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石(bái shí)的意思:指纯洁无暇、无瑕疵的石头。
不是(bú shì)的意思:表示否定、不属实或不符合实际
佛性(fó xìng)的意思:佛性是指人们内在的慈悲、智慧和平静的本性,也是追求解脱和觉悟的精神境界。
苦行(kǔ xíng)的意思:指修行者为了追求精神境界的提升而自愿忍受各种艰苦和痛苦的修行方式。
破釜(pò fǔ)的意思:指一旦决心,就毫不留情地断绝与过去的关系。
青天(qīng tiān)的意思:指晴朗明朗的天空,也可引申为没有障碍或压力的境地。
头陀(tóu tuó)的意思:指人的头颅。
由来(yóu lái)的意思:指事物的起源或由来的来历。
不是头(bú shì tóu)的意思:不是主要问题,不是重点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摄山顶法光禅师的草庵生活,充满了超脱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首句“不是头陀苦行”,诗人以否定句式开篇,强调了禅师的生活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苦行僧,而是有着更为深邃的精神追求和内在的平和。这里的“头陀苦行”指的是佛教中的一种修行方式,通过极端的自我约束来达到精神净化的目的。然而,禅师的生活并非如此,他追求的是内心的自在与圆融。
次句“由来佛性自圆”,进一步阐述了禅师生活的本质。这里的“佛性”指的是佛教中认为每个生命都具有的本性或潜能,即达到觉悟和解脱的可能性。“自圆”则意味着这种佛性是内在的、自然而然的,不需要外在的强制或苦行来实现。禅师的生活状态,正是佛性的自然流露和体现。
接下来的两句“破釜闲支白石,瘦藤高挂青天”,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展现了禅师生活的宁静与超然。第一句中的“破釜”可能象征着放弃世俗的执着与束缚,“闲支白石”则暗示着禅师在自然之中找到了心灵的归宿,与石头(代表大地与永恒)和谐共处。第二句中的“瘦藤”可能象征着禅师的简朴与坚韧,“高挂青天”则寓意着禅师的心境达到了超越物质世界的高度,与天空(象征无限与自由)相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禅师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精神境界,以及对内心佛性的深刻体悟。诗中充满了对禅宗智慧的赞美,以及对简朴、自然生活方式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天上谣
瑶京夜宴弁纷星,洞庭神乐八荒声。
幼龙未起月忽堕,扪空路迷失仙缨。
转杭东海蓬莱晓,遥看太白当天小。
海尘相隔青茫茫,玉玦海边委秋草。
雁啼霜湿众娥裙,绿毛断耗三千春。
桑枝千层拂人马,春寒梦绕高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