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蜡烧天泪,秋蛾幻月新。
《赋得迷楼》全文
- 鉴赏
这首《赋得迷楼》由明代诗人袁宏道所作,描绘了迷楼这一历史遗迹的荒凉与神秘。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对过往繁华与现今衰败的深刻对比。
首联“古寺行宫是,荒台迹近真”,开篇即点出迷楼曾为行宫,如今却成为荒废之地,暗示了其从辉煌到衰败的历史变迁。接着,“枫枯能作语,钗老化为人”两句,以枫树枯萎、钗头化为人形的奇特景象,象征着时间的无情流逝和物是人非的感慨。枫树本无言语,钗头化为人形更是超现实的想象,增加了诗歌的神秘色彩。
“夜蜡烧天泪,秋蛾幻月新”则进一步渲染了迷楼夜晚的凄凉氛围,蜡烛燃烧仿佛是泪水洒向天空,而秋蛾在月光下幻化新生,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绘,也暗含着对生命循环与永恒主题的思考。最后,“当年倘不乐,难道不成尘”一句,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迷楼昔日欢乐时光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无论过去多么辉煌,最终都将归于尘土的命运。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遗迹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