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日雪》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冬 至 日 雪 宋 /王 炎 日 脚 初 添 一 线 长 ,飞 花 撩 乱 压 微 阳 。朱 门 满 酌 羊 羔 酒 ,谁 念 茅 茨 有 绝 粮 。
- 注释
- 日脚:太阳的光线。
添:增加。
一线长:一点点拉长。
飞花:飘飞的花瓣。
撩乱:杂乱无章。
微阳:微弱的阳光。
朱门:富贵人家。
满酌:满满斟酌。
羊羔酒:美酒(以羊羔为典故形容贵重的酒)。
谁念:谁还会想到。
茅茨:简陋的草屋。
绝粮:断粮,饥饿。
- 翻译
- 太阳光线开始渐渐拉长,纷飞的花瓣扰乱了微微的日光。
富贵人家满满斟酌着羊羔美酒,又有谁会想到贫寒草屋中的人们正在忍饥挨饿。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至时节的景象与心情,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日脚初添一线长"写出了冬至阳光较弱,日影拉长的现象,通过对自然界微小变化的观察,展现出诗人敏锐的感知。
"飞花撩乱压微阳"中的“飞花”指的是雪花,它不仅形容了雪花纷飞的景象,也隐含着寒冷和萧瑟之感。"朱门满酌羊羔酒"则转换了场景,描述了室内的宴饮情形,"朱门"通常指代富贵之家,这里暗示了一种对比,即室外虽然天气寒冷,但室内却是温馨和喜庆的聚会。
最后两句"谁念茅茨有绝粮"表达了诗人对于边塞将士或贫困百姓的关怀。"茅茨"指的是草制的房舍,常用来比喻边塞军营或是贫民的居所;"绝粮"则意味着食物匮乏。这两句透露出诗人对社会底层的同情和关注。
整首诗通过对比鲜明的情境,展现了作者在严寒冬至之际,对于生活两极化的感慨。同时,也反映出古代文人对于社会弱势群体的深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