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西岩石佛像》
《西岩石佛像》全文
清 / 黄景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古壁呼灯照,天然金粟装。

石开生外相,云见定中光。

已觉空山静,还愁过客忙。

大千烦恼意,合眼未能忘。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大千(dà qiān)的意思:形容世界之大、事物之多。

烦恼(fán nǎo)的意思:指心情烦闷,苦恼困扰。

过客(guò kè)的意思:指短暂经过的人或事物,比喻来去匆匆,不久停留的人。

合眼(hé yǎn)的意思:形容短暂地闭上眼睛

金粟(jīn sù)的意思:形容美好的品质或珍贵的财富。

空山(kōng shān)的意思:形容寂静无人的山谷中传来的声音。

恼意(nǎo yì)的意思:指因为受到某种不满或忧虑而感到烦恼或愤怒的情绪。

生外(shēng wài)的意思:指生活在国外或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

天然(tiān rán)的意思:指自然形成,没有经过人工加工或改变的。

外相(wài xiāng)的意思:指外表、外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西岩石佛像的庄严与静谧之美。首联“古壁呼灯照,天然金粟装”以动态的“呼”字和拟人化的“天然金粟装”,生动地展现了佛像在灯光下闪耀着金色光芒的景象,仿佛自然赋予了它金粟般的装饰,充满了神秘与神圣感。

颔联“石开生外相,云见定中光”进一步深化了佛像的内在精神与外在形象的统一。通过“石开”这一动作,暗示佛像从石中显现,其外在形态与内在光明相互映照,如同云层中透出的光芒,既体现了佛像的超凡脱俗,也寓意着内心的平静与智慧。

颈联“已觉空山静,还愁过客忙”则表达了诗人对佛像周围环境的感受。在空旷寂静的山中,佛像的存在似乎让一切都变得宁静,但诗人又为来往的行人感到忧虑,担心他们忙碌的生活无法体会到这份宁静与庄严,表达了对人们心灵追求的一种关怀。

尾联“大千烦恼意,合眼未能忘”则揭示了诗人面对佛像时的内心感受。在佛像面前,诗人似乎感受到了宇宙间无尽的烦恼与痛苦,即使闭上眼睛,这些思绪也无法完全忘却。这不仅反映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洞察,也体现了佛教思想中对人生苦痛的理解与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西岩石佛像的描绘,不仅展现了佛像本身的庄严与神圣,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宇宙以及内心世界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作者介绍
黄景仁

黄景仁
朝代:清   字:汉镛   号:鹿菲子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生辰:1749~1783

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人,宋朝诗人黄庭坚后裔,清代诗人。黄景仁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有诗名,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为求生计开始四方奔波,一生穷困潦倒。乾隆四十六(1781年)被任命为县丞,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病逝。
猜你喜欢

辛卯满散天基节即事六首·其一

老作黄冠返旧山,尚支驿料破衙官。

孤臣毫发皆君赐,独坐风廊不觉寒。

(0)

寿昌

山路泥深雪未乾,病身初怕浙西寒。

新年台历无人寄,且就村翁壁上看。

(0)

即事十绝·其七

老贼顺流下,周郎凭轼观。

不干春水事,一蹙走曹瞒。

(0)

余为建阳令遣小吏王堪为西山翁之役翁留之仙游山房招鹤亭之上令抄道书久之若有所悟弃家不归后六七年访余田间敝裘跣足真为道人矣自言欲谒翁于桐城作五诗送之·其五

或盘碧汉唳清宵,几载山中伴寂寥。

今日鹤来翁已出,他年却恐费翁招。

(0)

杂咏一百首·其九十七戴良女

竹笥并綀帔,何妨托妾身。

若逢夫婿问,向道乃翁贫。

(0)

杂咏一百首·其八十七黔娄妻

夫节独高古,妇贤传至今。

既为加美谥,复不用邪衾。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