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兵戈(bīng gē)的意思:指战争和军事行动。
不妨(bù fáng)的意思:表示可以毫不拘束地做某事,没有什么妨碍或顾虑。
丹山(dān shān)的意思:指红色的山岭,比喻忠诚坚定的信仰或立场。
分违(fēn wéi)的意思:分开,违背
隔生(gé shēng)的意思:指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环境、社会地位等之间的距离非常远,几乎无法相互理解。
家活(jiā huó)的意思:家务劳动
劫灰(jié huī)的意思:指盗墓、掘坟。
眉毛(méi máo)的意思:指眉毛的形状、颜色等,也可引申为人的神态、情绪或气质。
南北(nán běi)的意思:南北表示方向,也可以表示两个相对的地点或事物。
日午(rì wǔ)的意思:指太阳正午时分,比喻事物达到最高点或最热闹的时候。
三更(sān gēng)的意思:指夜间的最后一更,也指深夜。
山君(shān jūn)的意思:指山神或山中的精灵,也用来形容山势雄伟壮丽。
徒行(tú xíng)的意思:指徒步行走,没有交通工具可用。
兄弟(xiōng dì)的意思:指兄弟之间的亲情关系,也可泛指亲密的朋友关系。
喧争(xuān zhēng)的意思:喧嚣争吵,吵闹不休。
宴坐(yàn zuò)的意思:在宴会上坐下来吃饭,泛指参加宴会。
依旧(yī jiù)的意思:依然如故,没有改变
瀛海(yíng hǎi)的意思:指广阔无边的大海,也用来形容广阔无垠的事物。
祖翁(zǔ wēng)的意思:指祖辈或长辈的男性。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战争带来的离散与痛苦,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惜。
首联“兵戈南北竞喧争,兄弟分违似隔生”,开篇即点明了战乱背景,兄弟因战事分离,仿佛被隔绝在两个世界,形象地展现了战争对家庭和社会的破坏。
颔联“瀛海丹山君宴坐,劫灰双径我徒行”,对比鲜明,一为安逸平静的隐居生活,一为艰难困苦的流浪之路,暗示了诗人与友人境遇的不同,也反映了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颈联“只添束篾腰间重,依旧眉毛眼上横”,通过具体的物品(束篾)和身体反应(眉毛、眼睛),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沉重与忧虑,即使在物质上有所增加,但精神负担并未减轻。
尾联“赖有祖翁家活在,不妨日午打三更”则表达了对传统和家族的依赖,以及即便在艰难时刻,仍能保持生活的节奏和秩序,体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未来的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比和细节描写,生动展现了战乱时期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同时也传递出对和平、友谊和传统的珍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朱宣州见寄
十载萧萧麋鹿姿,那知出守得同时。
黄山白水空孤讽,叠嶂双溪属好诗。
击柝晓传邾子国,举鞭春到习家池。
只今霖雨思贤佐,会见丝纶下王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