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从三晋远,独与二高齐。
佳赋方惊鵩,流年已梦鸡。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孚对高仲威总管的挽词之一,通过对高仲威生前经历和成就的追忆,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思与敬仰。
首句“忆在多艰日”,开篇即点明了高仲威所处的时代背景,暗示其一生经历了诸多艰难困苦。接着“君王叹鼓鼙”一句,以君王的感叹,侧面描绘出高仲威在国家危难之际,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为国家抵御外侮、稳定局势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来从三晋远”一句,赞扬了高仲威从遥远的三晋之地来到朝廷,不仅展现了他不畏艰难、勇于担当的精神,也暗示了他非凡的见识和能力。而“独与二高齐”则进一步强调了高仲威在众多将领中脱颖而出,与两位同样杰出的将领并肩作战,共同守护国家安宁。
“佳赋方惊鵩,流年已梦鸡”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对高仲威才华横溢、文武双全的赞誉。鵩鸟是古代传说中的不祥之鸟,此处用以比喻高仲威的佳作如同鵩鸟般令人惊叹;同时,“流年已梦鸡”则暗含时光流逝之意,表达了对高仲威英年早逝的惋惜之情。
最后,“生前横槊手,还傍汉征西”两句,回顾了高仲威生前的英勇事迹,他不仅在战场上挥舞长矛,勇猛杀敌,还参与了汉朝的征伐西域的壮举,为国家的统一和边疆的安定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两句既是对高仲威生前功绩的肯定,也是对其英勇精神的颂扬。
整体而言,这首挽词深情地表达了对高仲威的缅怀与敬仰,通过对其生平事迹的回顾,展现了其作为一位杰出将领的风采与贡献,同时也寄托了对逝者的无限哀思。
别来何处,酒醒后,梦难觅。
晚日溪亭,清晓便挂帆席。
满载离愁,指去程、还作江南行客。
目断层城,数迢迢山驿。
素巾空染,泪痕斑、应是暗中滴。
记得轻分,玉箫犹自凄咽。昨夜东风,梅柳惊春色。
料伊也、没心情,过却好天良夕。
尽典春衣,换酒津亭,送君此行。
叹清朝有道,何曾逐客,有司议法,忍及书生。
归去来兮,噫其甚矣,见说江涛也不平。
君之友,岂都无义士,剖胆相明。挑诗行李如冰。
正趁得越山桃李春。
把从前豪举,著些老气,不应造物,到底无情。
雁荡烟霞,凤城风雨,两地相思魂梦清。
重来否,算海波未窄,犹可骑鲸。
似闲有俸钱,似仕无簿书。
似长免事任,似属非走趋。
病能加餐饭,老与酒不疏。
婆娑东湖上,幽旷足自娱。
时时唤客醉,小阁临红蕖。
钓鱼斫银丝,擘荔见玉肤。
檀槽列四十,遗声传故都。
岂惟豪两川,自足誇东吴。
但恨诗不进,榛荒失耘锄。
何当扫纤艳,杰作追黄初。
今日拆汝书,一读眼为明。
知汝即日归,明当遣舟迎。
想汝片帆东,翩若飞鸿征。
薄暮过梅市,咿讴双橹声。
到家亦尚早,城楼初发更。
草草一尊酒,为汝手自倾。
夜分不能寐,顿忘衰病婴。
岂惟病良已,白头黑丝生。
暂别亦不恶,益重父子情。
自今日相守,北窗同短檠。
六经焰久伏,百氏方纵横。
世俗摈孤学,未易口舌争。
此责在学者,草莱勿自轻。
汝壮父未死,相勉在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