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绝句四首奉答惟寅高士见赠·其一》
《绝句四首奉答惟寅高士见赠·其一》全文
元 / 周砥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删]韵

谁识元方趣,高居上山

诗成不求赏,独咏两松间。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高居(gāo jū)的意思:指在职位、地位、名声等方面处于高位或占据优势地位。

上山(shàng shān)的意思:指向山上走或攀登山峰,也可引申为追求进步、攀登事业的意愿。

鉴赏

这首诗以“绝句四首奉答惟寅高士见赠”之其一为题,由元代诗人周砥所作。诗中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情趣与精神追求,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

首句“谁识元方趣”,以问句形式开篇,引人深思。这里的“元方”并非指三国时期的名士陈元方,而是借用了“元方”的概念,象征着那位隐居在湖畔山间的高士,他的生活趣味和精神世界,可能不被世人所理解或认同。这句诗通过设问的方式,强调了高士独特的生活方式和内心世界。

次句“高居湖上山”,直接描绘了这位高士的居住环境——位于湖畔山间的隐居之所。这样的环境,既远离尘嚣,又与自然融为一体,为高士提供了一个远离世俗纷扰、亲近自然的空间。这种生活环境,正是许多文人墨客追求的理想状态,它不仅提供了心灵的栖息地,也是创作灵感的源泉。

后两句“诗成不求赏,独咏两松间”,进一步揭示了高士的生活态度和精神境界。他创作诗歌,并非为了寻求外在的赞誉或赏识,而是出于内心的表达和情感的抒发。在两松之间独自吟咏,既体现了他对自然美的欣赏,也反映了他在孤独中寻找精神寄托的内心世界。这种自我满足的精神追求,超越了物质的欲望和社会的期待,达到了一种纯粹而深刻的内在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生动地刻画了一位隐士的生活场景和精神状态,表达了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它不仅是一幅静谧山水画的诗意描述,更是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自由的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周砥
朝代:元   字:履道   籍贯:元末平江路吴县

元末平江路吴县人,寓居无锡,字履道。博学工文辞。兵乱避地,至宜兴,居马治家。与治善者多置酒招饮,厌之,一夕留书别治,夜半遁去。归里,与高启、杨维桢等交往。书画益工。后游会稽,死于兵乱。有《荆南唱和集》。
猜你喜欢

赠仰上人

避地依真境,安閒似旧溪。

干戈百里外,泉石乱峰西。

草瑞香难歇,松灵盖尽低。

寻应报休马,瓶锡向南携。

(0)

谢人惠丹药

别后闻餐饵,相逢讶道情。

肌肤红色透,髭发黑光生。

仙洞谁传与,松房自鍊成。

常蒙远分惠,亦觉骨毛轻。

(0)

谢人寄新诗集

所闻新事即戈矛,欲去终疑是暗投。

远客寄言还有在,此门将谓总无休。

千篇著述诚难得,一字知音不易求。

时入思量向何处,月圆孤凭水边楼。

(0)

春寄尚颜

含桃花谢杏花开,杜宇新啼燕子来。

好事可能无分得,名山长似有人催。

檐声未断前旬雨,电影还连后夜雷。

心迹共师争几许,似人嫌处自迟回。

(0)

庭际晚菊上主人

九月将欲尽,幽丛始绽芳。

都缘含正气,不是背重阳。

采去蜂声远,寻来蝶路长。

王孙归未晚,犹得泛金觞。

(0)

驻锡峰

高峰常驻锡,灵异见当年。

卓立惊沙界,光辉动梵天。

鹤飞青霭外,龙护赤岚边。

丈室仍相对,重来果夙缘。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张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