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此时(cǐ shí)的意思:指当前的时刻或时候。
倒载(dǎo zài)的意思:指负担、承担。
返照(fǎn zhào)的意思:指月亮反射在水中的景象,比喻事物的形象或声誉在别人那里反射回来。
归来(guī lái)的意思:返回原处或归还原处。
京坻(jīng dǐ)的意思:指帝王的宫殿和城墙。
乐事(lè shì)的意思:指愉快的事情或欢乐的事情。
两雄(liǎng xióng)的意思:指两个英勇而强大的人。
庐井(lú jǐng)的意思:指低矮简陋的房屋或住所。
农收(nóng shōu)的意思:指农业收获,特指农田的收成。
平野(píng yě)的意思:平野指的是平坦的大地,没有山丘或者丘陵。在成语中,平野常常用来形容平静、平稳的状态。
山翁(shān wēng)的意思:指老人、老头子,也可指隐居山间的人。
疏林(shū lín)的意思:指稀疏的树林,也比喻人际关系疏远、交往少。
岁计(suì jì)的意思:根据年龄的计算来推测一个人的才智和能力。
我行(wǒ xíng)的意思:表示自己有自信、有能力去做某件事情。
物象(wù xiàng)的意思:
(1).外界事物。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耽虚好静,羡此永生,独驰思於天云之际,无物象而能倾。”
(2).物体的形象;事物的现象。 晋 王谧 《答桓太尉难》:“良以冥本幽絶,非物象之所举;运通理妙,岂粗迹之能酬?”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洛水》:“北歷 覆釜堆 东,盖以物象受名矣。”《文献通考·经籍九》:“ 汉 魏 间人所为文,名有‘连珠’者,其联贯物象以达己意。” 清 刘大櫆 《<张秋浯诗集>序》:“乃縈情於歌咏,寄志乎风骚,比拟辞华,雕鏤物象。” 叶圣陶 《隔膜·阿菊》:“他的视官不能应接这许多活动不息的物象。”
(3).文艺作品所创造的典型形象。 郭沫若 《就目前创作中的几个问题答<人文>编者问》:“像 鲁迅 笔下的 阿Q 就是‘生活中由可憎亦复可怜的偏狭观念所造成的卑鄙可耻的物象’的集大成,但 鲁迅 的主旨是叫我们必须加以毁灭。”
(4).景物,风景。 唐 杜牧 《题吴兴消暑楼十二韵》:“晴日登攀好,危楼物象饶。” 宋 梅尧臣 《依韵和晏相公》:“一为清 潁 行,物象颇所览。” 清 陈恭尹 《早发新塘浦舟中作》诗:“物象交晦明,峯云屡开闔。”
(5).物候现象。《人民日报》1959.11.9:“号召全台总动员,人人献农谚,人人观天象、看物象,人人参加整理资料,人人做预报。”无限(wú xiàn)的意思:没有限制或界限,没有尽头或止境。
西风(xī fēng)的意思:指西方的风,比喻妻子的言行或行为举止温柔和顺服,对丈夫百依百顺。
相望(xiāng wàng)的意思:指两个地方相对而立,互相望着对方。
吟怀(yín huái)的意思:指吟咏抒怀、吟诵抒怀之意。
有时(yǒu shí)的意思:偶尔;间或;有时候
- 翻译
- 我在广阔的田野上漫步,欣赏秋天的天空,万物景象触动了我的诗情,感觉无比豪迈。
远处的水面有时映照出明亮的阳光,稀疏的树林在西风中顽强抗争。
京城附近的农田丰收,人们生活富足,家家户户充满欢乐,年景充足。
我也在这个时候追寻快乐之事,如同山翁般归来,满载而归。
- 注释
- 我:主语,指诗人自己。
行:行走,行动。
平野:平坦的原野。
览:观赏,欣赏。
秋空:秋天的天空。
物象:自然景象。
吟怀:诗人的内心情感。
觉:感到,察觉。
两雄:双重的豪迈或壮丽。
远水:远处的水面。
明返照:明亮的反射光。
疏林:稀疏的树林。
战西风:与西风对抗,象征坚韧。
京坻:京城附近的地区。
农收足:丰收的庄稼。
庐井:房屋和田地,代指家园。
多欢:充满欢乐。
岁计充:年景充足,丰衣足食。
追乐事:追寻快乐的事情。
归来:返回。
倒载:满载而归,形容收获丰富。
效山翁:模仿山翁,古代隐士。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强至的《再和(其二)》,描绘了秋天田野的景色和个人的情感体验。首句“我行平野览秋空”展现了诗人独自在广袤的田野上漫步,目光所及的是开阔的秋日天空,给人以宁静而辽阔的感觉。"物象吟怀觉两雄"表达了诗人面对此景,内心涌动着豪情壮志,似乎天地万物都与他的诗情相呼应。
接下来的两句“远水有时明返照,疏林无限战西风”,通过描绘远处水面反射的阳光和稀疏树林抵抗秋风的景象,寓言了诗人坚韧不屈的精神,以及对生活挑战的积极态度。"京坻相望农收足,庐井多欢岁计充"则转向对丰收的农村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百姓安居乐业的欣慰,以及对丰年的期待。
最后两句“亦向此时追乐事,归来倒载效山翁”,诗人表示自己也想在这美好的时节里享受生活的乐趣,甚至模仿山翁般醉酒而归,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闲适和自得其乐的情绪。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秋景为载体,抒发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人生哲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