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断嗟何寄,吟成懒自书。
齿摇诚有数,鬓秃恐无馀。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淲所作的《次韵昌甫(其七)》。诗中描绘了秋风秋雨带来的愁绪与孤独感,以及岁月流逝、身体衰老的无奈与感慨。
首句“秋风过秋雨,眇眇正愁予”以秋风和秋雨作为背景,渲染出一种凄凉、寂寞的氛围,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绪。“眇眇”一词,既形容了秋风秋雨的渺远,也暗示了诗人情感的深远与孤寂。
接着,“望断嗟何寄,吟成懒自书”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愁绪。诗人望着远方,心中满是忧愁,却不知向何处寄托。即使吟诗作赋,也懒得提笔书写,表现出内心的疲惫与无力。
“齿摇诚有数,鬓秃恐无馀”则转向对自身衰老的感慨。牙齿的摇动预示着生命的有限,白发的增多象征着岁月的流逝。这两句通过身体的变化,形象地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生命短暂的深刻认识。
最后,“几载章泉水,山深只晏如”以章泉水和深山为喻,表达了对平静生活的向往。章泉水可能是指清澈宁静的水流,而深山则是远离尘嚣、宁静致远的象征。这两句诗似乎在说,尽管外界充满了愁绪与变化,但内心仍渴望找到一片宁静之地,过上简单、平静的生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沧桑、岁月流转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内心平静生活的向往。
荒林枭独啸,野水鹅群鸣。
我坐蓬窗下,答以读书声。
悲哉白发翁,世事已饱更。
一身不自恤,忧国涕纵横。
永怀天宝末,李郭出治兵。
河北虽未下,要是复两京。
三千同德士,百万羽林营。
岁周一甲子,不见胡尘清。
贼酋实孱王,贼将非人英。
如何失此时,坐待奸雄生。
我死骨即朽,青史亦无名。
此诗倘不作,丹心尚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