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甑米空烹芋粥,夜缸油尽点松明。
《杂题六首·其二》全文
- 翻译
- 山里的家庭虽然非常贫困,但他们依然努力维持生计。
他们时常抚摸着梧桐树的幼苗,仿佛在给予希望和力量。
- 注释
- 山家:山中的农户。
贫甚:非常贫困。
支撑:维持生计。
时:时常。
抚:抚摸。
桐孙:梧桐树的幼苗。
一再:多次。
朝甑:早晨的蒸锅。
米空:米已吃完。
烹:煮。
芋粥:芋头粥。
夜缸:夜晚的缸。
油尽:油用完。
点:点燃。
松明:松枝燃烧发出的光,这里指代火把。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山中贫苦人家的生活情景。首句“山家贫甚亦支撑”直接点出家庭经济的艰难,但主人坚韧不拔,努力维持生计。次句“时抚桐孙一再行”中的“桐孙”指的是梧桐树的果实,这里借指生活中的微小希望,主人时常抚摸这些象征着未来的桐实,表达对改善生活的期待。
接下来两句“朝甑米空烹芋粥,夜缸油尽点松明”进一步展现了生活的艰辛:早晨的锅里只有煮熟的芋头粥,晚上照明的油灯也因为贫穷而只剩下松明(松脂制成的火把)。这两句通过日常细节,生动地刻画了贫困的烟火气和无奈。
总的来说,陆游的这首诗以质朴的语言,真实地反映了山家的贫寒生活,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深关怀和对坚韧生活的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跋王荆公题燕侍郎山水图
相君开卷忆江东,彷佛钟山与此同。
今日还为一居士,翛然身在画图中。
答任师中
石城山下居,草草已经岁。
终日对山吟,何尝问阴霁。
自知有义命,百事安拙计。
每蒙亲朋念,尺书来者继。
岂徒问寒温,亦惑慰穷滞。
惟公见爱心,不逐时情替。
亲迂老匠笔,特枉长吟惠。
良金岂雕刻,文锦自灿丽。
太羹充馁肠,灵药去昏翳。
所得适所怀,拜赐敢不励。
诗骚久寂寞,俗士鲜缉缀。
公常得之深,豪赡有规制。
顷闻湖州祸,文字倦且废。
朝廷极仁恕,风俗当训厉。
终令服宽典,不忍投四裔。
吾侪今唱酬,正可颂治世。
况当导情性,无自取罪戾。
敢于韶濩前,率尔献郑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