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王檄下青齐地,七十余城一檄传。
- 拼音版原文全文
追 挽 忠 襄 王 明 /刘 三 吾 相 王 檄 下 青 齐 地 ,七 十 余 城 一 檄 传 。诸 葛 未 亡 将 复 汉 ,岑 彭 遽 死 岂 非 天 。蛟 龙 泣 下 三 秋 雨 ,貔 虎 愁 连 万 灶 烟 。先 志 克 申 仇 亦 复 ,谁 知 今 子 总 戎 贤 。此 皆 学 士 在 粤 西 及 归 楚 云 作 ,其 语 意 感 激 ,不 忘 故 国 ,殆 亦 有 犁 眉 之 志 乎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蛟龙(jiāo lóng)的意思:指神情威武、气势磅礴的样子。
貔虎(pí hǔ)的意思:指勇猛的虎。
岂非(qǐ fēi)的意思:难道不是,岂非表示对某种事实或判断的反问,表达出否定的意思。
秋雨(qiū yǔ)的意思:秋天的雨。
三秋(sān qiū)的意思:指时间的长短,用于形容等待的时间很长。
亡将(wáng jiāng)的意思:指战争中被敌方所俘虏的将领。
未亡(wèi wáng)的意思:指尚未死亡或灭亡。
先志(xiān zhì)的意思:指先有志向,后有行动。强调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和决心。
相王(xiāng wáng)的意思:指能够预测未来、洞察事物的人或机构。
亦复(yì fù)的意思:也能够再次复原、恢复原状
灶烟(zào yān)的意思:指在灶台上冒出的烟雾,比喻家庭和睦、平安幸福。
诸葛(zhū gě)的意思:指智谋超群、才智出众的人。
总戎(zǒng róng)的意思:总结、归纳、总体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刘三吾所作的《追挽忠襄王》,主要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感慨,表达了对忠襄王的追思与敬仰。首句“相王檄下青齐地,七十余城一檄传”描绘了相王发布的檄文在青齐地区引起的巨大震动,七十多座城池迅速响应,显示出其影响力之大。
接下来的两句“诸葛未亡将复汉,岑彭遽死岂非天”,通过引用诸葛亮和岑彭的历史典故,暗示忠襄王如诸葛孔明般具有复兴国家的才能,然而岑彭的早逝似乎暗示着命运的无常,暗含对忠襄王英年早逝的惋惜。
“蛟龙泣下三秋雨,貔虎愁连万灶烟”运用比喻,形容忠襄王的离世如同蛟龙悲泣,引发连绵秋雨,又如猛兽哀愁,使得军营中炊烟弥漫,表达了哀痛之情和战争带来的凄凉景象。
最后两句“先志克申仇亦复,谁知今子总戎贤”总结了忠襄王生前的壮志,他虽未能完全实现复仇的愿望,但其英勇和才智仍然被人铭记,赞扬了他在军事上的卓越才能。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历史典故和生动的意象,深情地追忆了忠襄王的功绩和悲剧性命运,表达了诗人对其深深的怀念和敬仰。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山斋歌为义兴吴公选作
平生好事偏好山,山斋寂寂山人閒。
驰瑰骋异叠层玉,蓬莱忽在轩楹间。
铜官峨峨欲飞起,日射寒光翠如洗。
香兰转首招紫云,左右低昂若兄弟。
洞庭之山浮具区,东西对峙如双凫。
卞山马脊浪中出,萧萧竹树茅檐孤。
偶忆仙人有遗迹,兴入松萝几双屐。
岩前笑看黄精花,洞口高眠白云石。
下山独泛秋风船,霜林剖橘呼老仙。
不愿长生授丹诀,萧散即是壶中天。
山上神仙知此意,故遣山灵献佳致。
紫烟回伏挂高崖,舞鹤翩翻到平地。
天池石壁飞悬流,人参化人松下游。
弦管齐鸣青鸟过,虹蜺一道丹光浮。
山人曾挹紫薇露,南北轺车走烟雾。
功名倏视如飙尘,投簪竟入山中去。
清风吹满山人家,山人手煎阳羡茶。
诗成不复寄人世,援琴一鼓飞云霞。
山人山人信幽独,我欲相随卧空谷。
何当先为采松花,石廪剩储三百斛。
《山斋歌为义兴吴公选作》【明·乌斯道】平生好事偏好山,山斋寂寂山人閒。驰瑰骋异叠层玉,蓬莱忽在轩楹间。铜官峨峨欲飞起,日射寒光翠如洗。香兰转首招紫云,左右低昂若兄弟。洞庭之山浮具区,东西对峙如双凫。卞山马脊浪中出,萧萧竹树茅檐孤。偶忆仙人有遗迹,兴入松萝几双屐。岩前笑看黄精花,洞口高眠白云石。下山独泛秋风船,霜林剖橘呼老仙。不愿长生授丹诀,萧散即是壶中天。山上神仙知此意,故遣山灵献佳致。紫烟回伏挂高崖,舞鹤翩翻到平地。天池石壁飞悬流,人参化人松下游。弦管齐鸣青鸟过,虹蜺一道丹光浮。山人曾挹紫薇露,南北轺车走烟雾。功名倏视如飙尘,投簪竟入山中去。清风吹满山人家,山人手煎阳羡茶。诗成不复寄人世,援琴一鼓飞云霞。山人山人信幽独,我欲相随卧空谷。何当先为采松花,石廪剩储三百斛。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18167c69b17940c0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