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日同子与顺甫游姚园分韵四首·其三》
《春日同子与顺甫游姚园分韵四首·其三》全文
明 / 王世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盐]韵

尔辈成三益园亭胜颇兼。

春云淡荡,寒暝阁廉纤

黄鸟惊搔首,幽枝出捲帘。

莫愁归骑促,残日挂峰尖。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残日(cán rì)的意思:指日落时分,太阳已经快要下山,只剩下一丝残余的光芒。

春云(chūn yún)的意思:春天的云彩。比喻美好的景象或充满希望的事物。

淡荡(dàn dàng)的意思:心情平静,不受外界干扰

廉纤(lián xiān)的意思:指非常廉洁、纯洁的品质和行为。

莫愁(mò chóu)的意思:不必担忧、不必忧愁

三益(sān yì)的意思:三益指的是三种益处或好处,包括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个人利益。

搔首(sāo shǒu)的意思:形容愤怒、焦虑或烦躁不安的样子。

园亭(yuán tíng)的意思:指园林中的亭子,也用来形容人多的地方。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世贞的《春日同子与顺甫游姚园分韵四首(其三)》描绘了春天游览园林的惬意景象。"尔辈成三益,园亭胜颇兼",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一同游玩,享受园亭美景的愉悦,以及园中景观的丰富多样。"春云催淡荡,寒暝阁廉纤",通过春云的轻盈和傍晚的微寒,渲染出春天的清新与宁静,阁楼在这样的氛围中显得更加雅致。

"黄鸟惊搔首,幽枝出捲帘",生动地描绘了黄鸟因游人的到来而惊飞,以及树枝随着微风轻轻摇曳的场景,富有动态感。最后两句"莫愁归骑促,残日挂峰尖",以夕阳余晖挂在山尖的画面,暗示着时光的流转,提醒众人不必急于离去,可以尽情享受这美好的春日时光。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景交融,展现了诗人对春天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友情的珍视。

作者介绍
王世贞

王世贞
朝代:明   字:元美   号:凤洲   籍贯:太仓(今江苏太仓)   生辰:1526年-1590年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
猜你喜欢

秋日寓居感怀·其二

早岁梳翎慕碧霄,到今回首路迢迢。

怪人好作仪同面,顾我偏羞彭泽腰。

秋蟀春鹒人鬓改,芦帘土锉客魂消。

可怜羽翼摧残后,一片伤心逐暮潮。

(0)

落星桥

轻风直扫五开蛮,烈火嘶风独往还。

笑听金鸡鸣战垒,年年水咽大幽山。

(0)

王麓台少司农画山水

山吐秋云云琐树,阁浮溪水水生漪。

遥天一抹青如黛,恰是新凉过雨时。

(0)

朱碧山银凿落歌

玉鱼金碗埋山阿,龙泉宝鼎沈长河。

连环斫断唾壶缺,古物人世旋消磨。

咄哉兹樽不堕劫,屹如硕果悬高柯。

溯源造自至正岁,遥遥五百年中过。

当时渭塘碧山老,神技起绝工研摩。

铸金不用人煅炼,既追复琢还加磋。

磋丫倩作卧龙象,霜鳞银甲横沧波。

首尾起伏得形势,枝节轇轕蟠青螺。

脊背箕踞寻源使,飘然髯鬓纷婆娑。

彭亨大腹洞无物,容得醪醴三升多。

五言短句六字赞,钩勒一一精无讹。

雅制曾落名士手,当筵釂罢欢颜酡。

江村学士题品贵,黄金倍价难搜罗。

竹垞秋锦尤宝爱,淋漓醉墨银槎歌。

当湖槜李不复作,纵有神品谁摩挲。

吾生何幸与赏识,惊叹无已吟还哦。

何当金龟换美酒,一醉千日回天和。

乘风荡漾碧海去,直抵西极寻义娥。

(0)

读史·其一

蛙紫既熸熄,汉道炳朱光。

真人起白水,《河图》协会昌。

于赫建武世,景烁逮明章。

芝醴日翕集,礼乐何焜煌。

邈矣跨千载,懿哉冠百王。

谁知运期氏,辽辽歌未央。

驱马去国门,哀茂惜余芳。

乃悟古人心,故非群所量。

云台绘四七,赋颂侈班张。

以质赁舂士,不足扬秕糠。

悲哉璿枢运,河海流汤汤。

皇王若梦觉,天地就尨凉。

斯人不可作,慨然我心伤。

(0)

宝刀歌为云若司马作

云若司马真英豪,磨墨捉我题宝刀。

此刀不许俗笔写,也须笔健如刀者。

拔鞘相夸风满庭,将拔未拔刀先鸣。

电光荧荧射窗冷,夫容飘飘上手轻。

伸则铿然屈则转,从古英雄善舒卷。

海上长鲸见汝愁,月中丹桂为谁短。

精铁镕成历几年,孟劳身分压龙泉。

可磨巴汉三江水,可走哥翰万里天。

摩挲拟叩金环问,吾戴吾头不敢近。

今年六月如秋凉,疑是刀来照此方。吁嗟乎!

神农药,尧舜法,一半生人一半杀。

不如君家此物知恩仇,不报仇时绕指柔。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邹元标 释智愚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