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镇淮楼》
《镇淮楼》全文
清 / 介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百尺高楼迥,烟云面面开。

蜀山北向,淮水自南来。

荒草寒筝浦,斜阳弩台

不须故国,重吊楚江隈。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尺(bǎi chǐ)的意思:形容人的才能或品德极其卓越。

北向(běi xiàng)的意思:向北方前进,表示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追求进步。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楚江(chǔ jiāng)的意思:楚江是指中国古代楚国的江河,用来比喻英雄豪杰。

高楼(gāo lóu)的意思:高楼指的是高大的建筑物,也常用来比喻权势、地位、能力等方面的高度。

故国(gù guó)的意思:指自己出生或长大的地方,故乡。

江隈(jiāng wēi)的意思:指江河的弯曲处或转弯处。

面面(miàn miàn)的意思:形容事物全面、各个方面都有。

弩台(nǔ tái)的意思:指用来射击弩箭的台子,比喻可以发射攻击或抨击的地方。

蜀山(shǔ shān)的意思:指遥远神秘的地方,也指人们向往的理想境地。

斜阳(xié yáng)的意思:指太阳偏斜于地平线上方的时候,也比喻事物接近末日、衰败或人事已非的状态。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介福的《镇淮楼》描绘了一幅开阔而富有历史感的画面。首句“百尺高楼迥”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了楼阁的高耸,给人以视觉冲击。接下来,“烟云面面开”则通过烟云缭绕,暗示了楼阁四周景色的变幻莫测。

“蜀山还北向,淮水自南来”两句,诗人巧妙地将地理元素融入诗中,蜀山象征着遥远的过去,淮水则代表着眼前的现实,展现了时空的流转和自然的壮丽。

“荒草寒筝浦,斜阳下弩台”进一步描绘了楼下的景象,荒草与斜阳增添了凄凉之感,而“寒筝浦”和“弩台”则暗含历史遗迹,让人联想到战争与哀歌。

最后,“不须悲故国,重吊楚江隈”表达了诗人的情感转折,虽然眼前景象令人感慨,但他劝慰自己不必过于沉溺于对过去的哀伤,而是要珍惜眼前,不必过于执着于对故国的追忆,转而欣赏眼前江湾的宁静。

整首诗以景抒怀,寓情于物,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思考和个人情感的微妙处理。

作者介绍

介福
朝代:清

介福,字受兹,号景庵,满洲旗人。雍正癸丑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官至吏部侍郎。有《退思斋诗》、《野园诗集》、《留都集》、《关中纪行草》、《采江小草》。
猜你喜欢

如梦令.忆远

几日嫩寒轻暖。又听雏莺学啭。

妆罢倚雕栏,心与芭蕉同捲。人远。人远。

况是宵长梦短。

(0)

金缕曲

涌出莲花舌。蓦猜疑、九霄咳唾,霏成红雪。

噙玉怀冰寒不沁,肝胆生来原热。

是半世、胸头凝结。

举目苍凉无处洒,看星星点点沾襟湿。

还比较,泪痕赤。

罗浮飘渺寻仙踪,怨天公、未容化蝶,偏教磨折。

冷雨敲窗魂又返,也似短檠明灭。

只听取、傍人相惜。

说道虚名今古累,甚呕心奇句邀人识。

尘寰梦,转轮掣。

(0)

唐多令

支枕乱愁并,廉纤静夜听。响空阶、点滴分明。

一样芭蕉秋战雨,浑不似、故园声。

尘梦苦难醒,劳劳度此生。

湿寒衾、泪已成冰,剩有归心随断雁,飘泊处、又无凭。

(0)

菩萨蛮

春云剪剪春烟薄。春归无计留春著。独立小桥风。

飞花满袖红。鳞鸿乡信断。离梦天涯远。

芳草绿罗裙。雨痕和泪痕。

(0)

小桃红.题横波夫人画兰扇

秦淮不见翠双颦。摺扇香痕润。往事眉楼有谁问。

墨花春。灵均旧怨都销尽。

南朝艳粉,才人风韵,题咏到湘裙。

(0)

天仙子

昨夜琼筵频劝酒。强起罗帏薰翠袖。

晓窗斜日照梳头。

花影瘦,人影瘦,瘦得腰儿难似旧。

满树绯桃沾碧甃。几个黄鹂啼绿柳。

一春芳信颇匆匆。

卿莫负,侬莫负,好把双箫花下奏。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