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仕女在深院中独自徘徊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她内心的愁绪与孤独。
首句“深院无人易得愁”,开篇即点明了环境的静谧与人物的情感状态。深院之中,没有他人的陪伴,这份寂静反而让愁绪更加容易滋生。接下来,“玉阶行遍思悠悠”一句,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愁绪的绵长与深远。玉阶,既指台阶材质之华美,也暗含着时间流逝的意味,行遍玉阶,意味着仕女在这片空间内漫步已久,思绪万千,难以自抑。
“日斜立尽梧桐影”描绘了仕女在日落时分,依然伫立于梧桐树下,直至梧桐的影子被拉长直至消失。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时间的流逝,更暗示了仕女内心的孤独与无助。她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却无法摆脱内心的忧愁。
最后一句“不道梧桐不耐秋”则以梧桐作为象征,表达了仕女对时光易逝、岁月无情的感慨。梧桐虽能承受秋风的侵袭,但仕女的心境却难以承受这无尽的愁苦。这句话以物喻人,深刻揭示了仕女内心深处的哀愁与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深院、玉阶、日斜、梧桐等意象,构建了一个充满愁绪与孤独的场景,细腻地刻画了仕女复杂而微妙的心理状态,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情感细腻入微的捕捉与表达能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从上人驰书至京西
衲帔蒙头自照人,月明堂上转机轮。
肯传千里鹡鸰语,要作十分棠棣春。
雪岭同风当日事,石头束篾旧时麟。
家林归卧长连稳,满眼清光不见身。
灵济桥语
此渡若非桥,不放众生过。
过去现在佛,并西来达磨。
皆是接群迷,直指人这个。
如今人不知,颠倒成患祸。
坚执有为功,善恶争扬播。
学道不识心,所以尘不破。
若悟即本心,永劫无退堕。
说法非干舌,山河大地和。
行脚不曾移,举步无空过。
如斯妙性空,方与人担荷。
大用这无心,非福亦非祸。
于中无妄作,不异阿弥陀。
法界无别物,一菩提为座。
修桥布路为含灵,转凡成圣如行货。
游戏菩提谁得知,只恐迷情却放过。
大丈夫,莫放过,提起眉毛来继和。
大家拍手渡桥来,方笑普庵只这个。
咄,开口全音只我闻,桃花含笑乱纷纷。
心非遍界真成妄,意净情忘法法真。
《灵济桥语》【宋·释印肃】此渡若非桥,不放众生过。过去现在佛,并西来达磨。皆是接群迷,直指人这个。如今人不知,颠倒成患祸。坚执有为功,善恶争扬播。学道不识心,所以尘不破。若悟即本心,永劫无退堕。说法非干舌,山河大地和。行脚不曾移,举步无空过。如斯妙性空,方与人担荷。大用这无心,非福亦非祸。于中无妄作,不异阿弥陀。法界无别物,一菩提为座。修桥布路为含灵,转凡成圣如行货。游戏菩提谁得知,只恐迷情却放过。大丈夫,莫放过,提起眉毛来继和。大家拍手渡桥来,方笑普庵只这个。咄,开口全音只我闻,桃花含笑乱纷纷。心非遍界真成妄,意净情忘法法真。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53667c690a5e5588343.html
山居答客问
富贵有何好,祇以劳其形。
吾居在山林,四体常安宁。
寒缉沼中荷,饥斸松下苓。
苍苔没幽径,白云度疏棂。
明月石上看,清风枕间听。
灭惑生智焰,破尘出空经。
真如寐而寤,亦若醉而醒。
此外非吾事,视之等浮萍。
誓不出篱户,期以终颓龄。
君如不吾信,重当问山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