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路纡羸马,寒飙穴敝袍。
《燥溪晓行》全文
- 注释
- 旅:旅行。
宿:住宿。
殊:特别,非常。
难:困难。
稳:安稳。
宵:夜晚。
征:远行。
敢:敢于。
告:告知,诉说。
劳:劳累。
三声鸡:三声鸡叫。
未动:还未响起。
五丈月:五丈高的月亮。
犹:仍然。
险路:险峻的道路。
纡:弯曲,蜿蜒。
羸马:疲惫的马。
寒飙:寒冷的风。
穴:穿透。
敝袍:破旧的衣袍。
枯林:枯萎的树林。
影:影子。
过:经过。
恐:担心。
或:或许。
梅梢:梅花的枝梢。
- 翻译
- 旅行住宿难以安稳,夜晚赶路怎敢言累。
鸡鸣三声还未破晓,五丈高的月亮依然明亮。
险峻的道路让疲惫的马匹艰难前行,寒冷的风穿透破旧的衣袍。
穿过枯树林时,我担心或许能瞥见梅花的枝梢。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清晨踏上旅途的艰难情景。"旅宿殊难稳,宵征敢告劳"表达了旅人对于旅途中不稳定的住宿条件和夜晚行走的辛苦。"三声鸡未动,五丈月犹高"则是通过对环境的描写来反映时间的早晚,鸡鸣尚未响起,而明亮的月光仍旧高悬。
接着,"险路纡羸马,寒飙穴敝袍"具体展示了旅途中的艰辛与寒冷,旅人在险峻的小路上驾驭着瘦弱的马匹,身穿破损不堪的衣物抵御严寒。而"枯林影中过,恐或有梅梢"则描绘了旅人在一片枯萎的树林中行走的情形,并担心是否会遇见冬天凛冽的梅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感受的细腻刻画,展现了宋末元初时期社会动荡、人心不宁的背景,以及旅人的孤独与艰辛。诗中充满了对生活艰难的深刻体验和对自然世界的细致观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挽俞君任通判诗
乡评月旦尚依然,旁郡人称别驾贤。
邂逅宦途同晚岁,游从太学记当年。
谁怜冷落堪为地,我欲吹嘘送上天。
荐墨未乾君已矣,漫凭楚挽慰重泉。
林正甫与子中春并命为御史正甫按刑浙东道别去兼旬而予衔命按视宫陵经越上获一再款语临行有诗因次其韵·其一
乌台当日选名流,佥谓君才与我优。
公议略伸君便去,上恩未报我宁留。
自怜秦缓难为疾,岂意良霄尚有莸。
况是亲年当喜惧,欲将归计问扁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