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年(bǎi nián)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残书(cán shū)的意思:指残破不全的书籍,比喻知识浅陋或学问不全面。
沧江(cāng jiāng)的意思:指大江河流的广阔和深远,也比喻岁月的变迁和人事的更替。
独对(dú duì)的意思:单独面对,没有帮助或支持
寒风(hán fēng)的意思:形容寒冷刺骨的风。
艰难(jiān nán)的意思:形容事情困难,不容易完成。
今夕(jīn xī)的意思:今天晚上
穷巷(qióng xiàng)的意思:指贫穷的巷子或街道,也用来比喻境况困顿、贫困潦倒。
时情(shí qíng)的意思:指根据时代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或态度。
萧然(xiāo rán)的意思:形容冷清、寂寞无人的样子。
心事(xīn shì)的意思:指内心的烦恼、忧虑或秘密的事情。
眼里(yǎn lǐ)的意思:指某人对某事物或某人的看法、评价。
自甘(zì gān)的意思:自愿承受困苦、艰难或痛苦的境地。
守庚申(shǒu gēng shēn)的意思:指守卫在庚申日,以防止灾祸发生。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孤独老人在除夕夜的内心世界与外在环境。首句“卧向沧江岁又迁”以“沧江”象征岁月的流逝,老人独自躺在床上,年复一年,时光悄然离去。次句“暮寒风雪独萧然”则通过描述寒冷的冬夜和纷飞的雪花,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老人独自面对这严酷的自然景象。
接着,“自甘穷巷贫原宪,独对残书老郑虔”两句,运用了典故,将自己比作春秋时期的贫士原宪和唐代的诗人郑虔,表达了虽身处贫困但内心坚守高洁品质的情怀。原宪是孔子的学生,以贫穷而著称;郑虔则是以诗书画三绝闻名的唐代文人,晚年生活清贫。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即使在物质匮乏的情况下,仍能保持精神的富足和内心的宁静。
“万态时情双眼里,百年心事一灯前”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用“万态时情”形容世态炎凉,百态人生,而“双眼里”则强调了他对世间万象的洞察与思考。同时,通过“百年心事一灯前”,表现了他将一生的心愿与梦想寄托于一盏昏黄的油灯之下,形象地展示了其深沉的内心世界和对未来的期待。
最后,“艰难最怕逢今夕,不守庚申亦不眠”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当前困境的担忧和对未来的不安。除夕之夜,本应是家人团聚、欢庆的时刻,但对于这位老人而言,却充满了挑战和忧虑。他担心时间的流逝会带来更多的困难,即使不遵循传统的守岁习俗,也无法安然入眠,体现了他内心的焦虑与不安。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除夕夜老人孤独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在逆境中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