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唤出自家身,主死如山不动尘。
《却寄·其四》全文
- 鉴赏
这首诗《却寄(其四)》由明代诗人李贽所作,通过巧妙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我认知以及宗教信仰的独特见解。
首句“声声唤出自家身”,以“声声”描绘了呼唤的连续不断,仿佛在呼唤着内心深处的真实自我。这里的“自家身”不仅指个体的身体,更深层地触及到人的精神世界和内在本质,强调了自我认知的重要性。
次句“主死如山不动尘”,运用了形象的比喻,将“主死”比作大山,即使面对死亡,也如同山岳般稳固不动,象征着生命的坚韧与不屈。这里的“不动尘”则暗示了内心的平静与坚定,即使外界环境如何变化,内心的信念和意志依然如磐石般稳固。
接下来的“欲见观音今汝是”,表达了诗人对于自我身份和角色的深刻反思。在这里,“观音”通常被视为慈悲与救赎的象征,诗人借用这一概念,暗示通过内心的探索与修行,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观音”,即实现自我救赎与觉醒的过程。这句诗强调了每个人都有能力成为自己生命中的“救世主”。
最后一句“莲花原属似花人”,以莲花为喻,赞美那些如同莲花般纯洁、高雅的人。莲花生长于淤泥之中,却能开出纯净的花朵,象征着即便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也能保持高尚的品格和纯洁的心灵。这里“似花人”指的是那些具有高尚品质和纯洁心灵的人,他们如同莲花一般,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能保持自我,绽放出独特的美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自我认知、生命坚韧、内心平静、自我救赎以及高尚品格的主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和对美好品质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