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遇大方家,一笑真自献。
馈浆意已惊,抱瓮力殊倦。
因知巧若拙,颇觉狂次狷。
玉以德保瑕,珉以多故贱。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诗人陆文圭所作的《次善卿杂诗五首(其三)》。诗中通过形象的比喻,表达了对世间现象的独特见解。"蛙从井底语,豹在管中见"描绘了井蛙和豹子受限于狭小视野的情景,暗示人的眼光和见识往往受限于自身所处的环境。"若遇大方家,一笑真自献"则赞美那些博学而豁达的人,他们能以一笑置之的态度接纳不同观点。
接下来的两句"馈浆意已惊,抱瓮力殊倦"暗指接受浅薄的馈赠或承担繁重劳役时的无奈,反映出诗人对于世俗功利的批判。"因知巧若拙,颇觉狂次狷"进一步阐述了智巧与质朴的关系,认为真正的智慧可能隐藏在看似笨拙之中,同时也揭示了狂放与拘谨之间的平衡。
最后两句"玉以德保瑕,珉以多故贱"运用玉石和珉石的比喻,表达道德品质的重要性,暗示美德可以弥补瑕疵,而过多的瑕疵会使事物价值贬低。整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陆文圭诗歌的机智与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