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感燕丹恩,思报燕丹德。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变色(biàn sè)的意思:指人或事物由于受到外界的刺激或变化而改变颜色或状态,比喻情绪或态度突然发生变化。
不谓(bù wèi)的意思:不说,不表达。
从此(cóng cǐ)的意思:从现在开始,表示某个事件或情况从此以后发生了改变。
帝王(dì wáng)的意思:指君主、国王或皇帝,也指统治者的权势和威严。
荆卿(jīng qīng)的意思:指忠诚、义气的朋友。形容朋友之间关系深厚,相互忠诚。
六国(liù guó)的意思:指战国时期的六个诸侯国,也用来形容众多国家或势力并存的局面。
靡慝(mí tè)的意思:指人的思想、行为堕落邪恶。
名声(m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在社会上的声望、声音或名誉。
匹夫(pǐ fū)的意思:指普通百姓,也可指普通人。
飘然(piāo rán)的意思:形容轻盈自在、无拘无束的样子。
飒飒(sà sà)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摩擦声等清脆而响亮的声音。
图穷(tú qióng)的意思:指人在计划、手段、资源等方面已经用尽,无法再有进展。
萧瑟(xiāo sè)的意思:形容风声凄凉,景象荒凉。
易水(yì shuǐ)的意思:易水是一个地名,指的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条河流。这个成语用来比喻较量或决斗的地点。
勇力(yǒng lì)的意思:勇敢的力量
悠悠(yōu yōu)的意思:形容时间长久、漫长。
壮士(zhuàng shì)的意思:指勇敢、坚强、有胆识的人。
-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蔡衍鎤的《咏史(其一)》以燕丹与荆轲的历史事件为背景,展现了荆轲的忠诚与英勇。首句“燕丹得荆卿,名声惊六国”点出荆轲因燕丹的信任而名动天下,接下来“已感燕丹恩,思报燕丹德”表达了荆轲对燕丹知遇之恩的深深感激。诗人通过“悠悠易水寒,飒飒风萧瑟”描绘了易水送别的凄凉场景,烘托出壮士赴秦的决心。
“壮士从此去,飘然入秦域”刻画了荆轲义无反顾的形象,他气概非凡,视帝王如无物:“气凌帝王尊”。当“图穷无变色”时,荆轲展现出临危不惧的英雄本色。尽管剑术并非精熟,“谁不谓勇力”,但他的勇气和决心令人赞叹。最后两句“壮哉匹夫志,之死矢靡慝”高度赞扬了荆轲为报答燕丹不惜生死的高尚节操,赞美了他的忠诚与勇敢。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生动地再现了荆轲刺秦的历史片段,表达了对这位悲剧英雄的敬仰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文窗十二韵为仲温宪郎赋
中州胜槩说彭城,戏马台前俯大坰。
汴水北交河水混,淮山南入楚山青。
百年故老遗文气,今代奇才尚德馨。
乔木依依临巷陌,世家隐隐见门屏。
未妨仲蔚蓬生堵,政喜濂溪草满庭。
雨案芸香春辟蠹,风檐竹暗夜藏萤。
图书留意年华蚤,灯火关心梦寐醒。
刘向谩登天禄阁,扬雄自著太玄经。
常时下榻来今雨,几载驱车从使星。
浙水东西迁逸足,青云上下振修翎。
才名要使囊穿颖,宦业悬知刃发硎。
愧我远游殊已倦,过从何日话飘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