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苔深院帘垂地,风落榆钱。戏罢秋千。
断续炉烟。学写黄庭又几篇。
这首《采桑子》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庭院的静谧景象。开篇“绿苔深院帘垂地”,绿苔覆盖的庭院,轻柔的帘幕低垂,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带神秘的氛围。接着,“风落榆钱”一句,轻风拂过,榆树的叶子随风飘落,增添了几分季节的变换感。
“戏罢秋千”描绘了女子在庭院中嬉戏的场景,秋千荡起,笑声与欢声交织,为这宁静的画面添上了生动活泼的一笔。“花径人来拾翠钿”则展现了女子在花间漫步,拾起散落的翠钿(可能指花瓣或小石子),这一细节体现了女子对自然之美的细心观察和欣赏。
“锦屏绣谱闲抛却,长日如年”两句,通过女子将精美的屏风和绣谱暂时搁置一旁,表达了她在这漫长的一天里,内心或许有着某种难以排遣的情绪或思绪。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日常生活的悠闲与内心的孤独或沉思形成对比,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最后,“断续炉烟”描绘了炉火中烟雾缭绕的情景,这不仅是一种视觉上的美感,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思绪的绵延。“学写黄庭又几篇”则点明了女子在闲暇之余,选择通过书写道家经典《黄庭经》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进一步丰富了人物形象,展现了其精神世界的追求。
整体而言,《采桑子》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构思,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春日庭院场景,展现了女性在日常生活中对自然、情感和精神世界的细腻感受和深刻思考。
粼粼山塘水,长堤抱孤峰。
突兀见题石,烈士留遗封。
松桧一径阴,但有花佣逢。
逡巡日下影,寂寞苔上踪。
世风习柔靡,众醉如酒浓。
义愤发卑贱,难驯气犹龙。
至今埋骨地,劲草生葱龙。
出门白鸥起,心警疏林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