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蒙绝句.不改其乐》全文
- 鉴赏
这首诗出自宋代朱熹的《训蒙绝句·不改其乐》。朱熹,字元晦,号晦庵,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对后世影响深远。此诗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了修身养性、顺应自然、乐在其中的人生哲学。
“己私既克本心存”,开篇点明了去除私欲,坚守本心的主题。这里的“己私”指的是个人的私欲或私利,“本心”则是指人的道德良知和内在的正直。这句话强调了去除私欲的重要性,只有如此,才能保持内心的纯净和道德的底线。
“到处逢原与理行”,进一步阐述了在日常生活中,无论身处何地,都应遵循自然规律和道理行事。这里的“原”可以理解为自然的法则或事物的本质,“理行”则是指按照道理去行动。这表明了作者认为人应当顺应自然,遵循道德规范,让生活充满和谐与秩序。
“不待有心求乐道,此心之乐自然生”,最后两句表达了真正的快乐并非刻意追求的结果,而是内心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这里强调的是内心的平和与满足感,即当一个人能够坚守本心,遵循自然与道理时,快乐便会自然而然地产生。这种快乐不是外在物质的积累或外界给予的,而是源自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体现了朱熹对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个人道德修养与社会和谐关系的独到见解。它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内心的纯净,遵循自然与道德的指引,从而达到内心的平和与真正的快乐。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风入松·其三再用韵
霏霏小雨恼春光。烟水更弥茫。
昨宵把酒高歌处,任一声、鸡唱清江。
憔悴杏花如许,情怀应似东阳。宿酲犹在莫传觞。
消闷苦无方。几时玉杵蓝桥路,约云英、同捣玄霜。
冷落黄昏庭院,梦回家在三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