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能侵鬓色,先染薄情郎。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薄情(bó qíng)的意思:指对感情冷淡,没有情意。
飞鸟(fēi niǎo)的意思:比喻人才或者有才华的人离开原来的环境,迅速成长或者取得成功。
河梁(hé liáng)的意思:河梁是指河流的桥梁,引申为连接两地、沟通交流的纽带。
何时(hé shí)的意思:何时表示询问时间,问什么时候。
情郎(qíng láng)的意思:指男女之间的情人或爱人。
日下(rì xià)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地位或声誉下降,形容衰落或败落。
日日(rì rì)的意思:每天都
时见(shí jiàn)的意思:指事物在特定时期或特定条件下才能见到或出现。
惜别(xī bié)的意思:怀念分别的情感,不舍离别的意思。
亦何(yì hé)的意思:也是什么意思,表示对事物的无所谓或不在乎。
- 翻译
- 游子虽然舍不得分别,但何时才能再次相见呢。
飞翔的鸟儿尚且眷恋它的巢穴,即使飞越万里,又有多远呢。
我希望能变成霜,每天都降落在河桥上。
如果这霜能染白人的头发,就先让薄情的人变得苍老。
- 注释
- 游子:指离家远行的人。
惜别:舍不得分别。
飞鸟:比喻游子。
巢:比喻故乡或亲人。
妾:古代女子自称,这里可能代指思妇。
化为霜:象征忠诚和持久的思念。
河梁:桥梁,常用来象征送别的地方。
侵鬓色:染白头发。
薄情郎:指情感不深、容易变心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苏拯的作品,名为《寄远》。从诗中可以感受到浓郁的相思之情和对遥远别离的深切怀念。
"游子虽惜别,一去何时见。" 这两句表达了游子对于即将到来的分别感到不舍,内心充满了对未来的渺茫和对再次相见的无限期待。这里的“游子”指的是远行的人,而“一去何时见”则是对未来重逢时机的迷茫与无奈。
"飞鸟犹恋巢,万里亦何远。" 飞鸟尚且恋栈,不愿离巢,这里比喻出诗人对于家乡的深厚情感,即便是万里之遥,也觉得不过是一种心理距离的表现。这里“飞鸟”象征着归巢之心,而“万里亦何远”则强调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尽管相隔遥远,但在内心深处,这种距离感并不那么明显。
"妾愿化为霜,日日下河梁。"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极度的相思之情,愿意化作霜雪,每天都能降落在所爱之人的行走路上,以此来表达自己无法亲自到达的心愿。这是一种超越现实的美好愿望,是对对方深情厚谊的一种表现。
"若能侵鬓色,先染薄情郎。" 这两句诗则是进一步表达了这种相思之情,诗人希望自己的情感能够渗透进所爱之人的头发(鬓色),以此来形象地表达自己对对方的占有欲望和深切的情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比喻,展现了诗人对于远方亲人或爱人的深挚思念,以及对未来的不舍与期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客有传朝议欲以子瞻使高丽大臣有惜其去者白
学士风流异域传,几航云海使南天,不因名动五千里,岂见文高二百年。
贡外别题求妙札,锦中翻样织新篇。
淹留却恨鸳行旧,不得飞觞驻跸前。
客有遗子以假山石盆池者闻陈元发有石菖蒲作
瑟瑟风漪心为青,更窥崷崒眼增明。
可怜一片江山样,只欠菖蒲十数茎。
题之禅老许以草庵见处作诗以约之
橡叶冈头释马衔,区中奇观得穷探。
岸空飞鼠声相应,江静群峰影倒涵。
居士碧云裁秀句,道人哀玉扣清谈。
偶成二老风流事,不是三乘宿草庵。
游龙瑞官次程公韵
灵祠真馆閟山隈,形势相高对越台。
莓径翠依屏上转,藕花红绕监中开。
鹤衔宝箭排烟去,龙护金书带雨来。
夹道万星攒骑火,满城争看使君回。
题法海平闍黎
寒食山州百色喧,春风花雨暗川原。
因循移病依香火,写得弥陀七万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