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用廉颇辈,空谈何补哉。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城门(chéng mén)的意思:指城市的大门,也用来比喻防御措施或者机构。
敌骑(dí qí)的意思:指敌人的骑兵部队。
多才(duō cái)的意思:指一个人具有多种才能和技能。
腐儒(fǔ rú)的意思:指那些学识渊博,但却不思进取、墨守成规、追求虚名的儒学者。
空谈(kōng tán)的意思:指只说不做,空洞无实际行动的言论。
盛世(shèng shì)的意思:指国家或社会处于繁荣昌盛的时期。
石州(shí zhōu)的意思:指人的表情严肃,不露笑容。
误国(wù guó)的意思:指由于错误的决策或行为导致国家受到严重的损害或危机。
一日(yī rì)的意思:形容进步非常迅速,发展迅猛。
自多(zì duō)的意思:自我夸耀,自以为了不起。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巍在石州陷落后所作的四首诗中的第二首。诗中表达了对石州沦陷的感慨与反思。
首句“石州古名郡,一日化为灰”,描绘了石州昔日的辉煌与今日的破败景象,一个“古名郡”与“一日化为灰”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战争的残酷和时间的无情。
接着,“敌骑岂飞到,城门不战开”两句,揭示了石州陷落的原因并非外敌的强攻,而是城门的自行打开,暗含了内部问题的严重性,同时也对守城者的责任进行了质疑。
“腐儒终误国,盛世自多才”则将矛头指向了所谓的“腐儒”,即那些理论家或知识分子,认为他们的存在最终导致了国家的衰败。这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知识分子角色的复杂看法,既有对其贡献的肯定,也有对其责任的质疑。
最后,“好用廉颇辈,空谈何补哉”表达了对真正有能力、愿意为国效力的人的呼唤,批评了只知空谈而无实际行动的现象。这里引用了“廉颇”这一历史人物,强调了实际能力的重要性,反对纸上谈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石州陷落这一事件,深刻反思了国家治理、军事防御以及知识分子的角色等问题,体现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改革的期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