峻绝孤峰透步难,黄龙三问是岩关。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峻峭山峰与深邃的自然景观,通过“黄龙三问”这一形象,巧妙地将登山的艰难与内心的探索相联系。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绣鸳与骏马的生动场景,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美丽,也寓意着精神层面的追求与挑战。
首句“峻绝孤峰透步难”,直接点明了山峰之高峻,登山之路的艰难,营造了一种挑战与探索的氛围。接着,“黄龙三问是岩关”,运用象征手法,将登山的过程比作面对层层难关的挑战,每一步都需谨慎思考,如同面对黄龙的三次询问,暗示了攀登过程中的思考与自我超越。
“绣鸳呈出针纹隐”,通过绣鸳的形象,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界的细腻与和谐,同时也隐喻了在艰难的环境中,依然能发现美与希望。而“骏马自惊鞭影间”,则以骏马对鞭影的敏感反应,象征人在面对外界压力时的警觉与适应能力,强调了在困难面前保持清醒和坚韧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蕴含了深刻的哲理,鼓励人们在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时,保持探索的精神,勇于面对,从中寻找成长与启示。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赠吴郡诸居士
终南径甚捷,结茆邻帝乡。
朝为谷口翁,暮为省中郎。
先生独何事,寄傲临沧浪。
才高世莫染,德薰名自香。
青黄分谁数,膏火竟堪伤。
游心圣贤域,脱身忧患场。
世路虽龃龉,天衢自腾骧。
扪虱竟谁见,卧龙兴何长。
借居仲奄里,未升公德堂。
十年逐流摈,千里坐相忘。
颓龄或可借,辟谷岂无方。
终期继青莲,摇笔颂紫阳。
罗汉石
吾闻大幻师,种种示方便。
虽于土石中,神力亦周遍。
君看此翠琅,乃有罗汉面。
殷勤作礼相,形质皆可辨。
初观顶相殊,次观双足现。
僧袍如轻绡,风举势转旋。
得非方广尊,影落此石片。
千年磨不尽,若坚金百炼。
我来一瞻敬,赞叹未曾见。
摩挲谛玩久,欲去反留恋。
叮咛善守护,尊者俱神变。
会当清夜阑,神光照金殿。
赠画山水陈兄
眼前画士蚕样密,有如陈君万才一。
少年识高画愈精,胸蟠物象妙通神。
描尽江山归指点,寒林古嶂烟云敛。
若悬瀑布飞潺湲,樵人向晚归山巅。
幻出楼台景一簇,松钗堕落鸿金屋。
苔封石径绿茸茸,深藏古寺无声钟。
花落啼鸟四时好,绿阳系马迷芳草。
溪上桃花三月春,渔翁垂钓理丝纶。
夏日池亭避炎暑,荷花落岸香风度。
秋声飒飒芦苇寒,惊飞白鹭起前滩。
野梅冬杪香飘路,忽惊四面仝云布。
展开一轴指顾间,始知妙画归毫端。
谁云不复见摩诘,陈君自得如神笔。
石台一去不复来,陈君继芳诚奇哉。
形容聊述歌一首,行看声亚诸人右。
《赠画山水陈兄》【宋·曾有光】眼前画士蚕样密,有如陈君万才一。少年识高画愈精,胸蟠物象妙通神。描尽江山归指点,寒林古嶂烟云敛。若悬瀑布飞潺湲,樵人向晚归山巅。幻出楼台景一簇,松钗堕落鸿金屋。苔封石径绿茸茸,深藏古寺无声钟。花落啼鸟四时好,绿阳系马迷芳草。溪上桃花三月春,渔翁垂钓理丝纶。夏日池亭避炎暑,荷花落岸香风度。秋声飒飒芦苇寒,惊飞白鹭起前滩。野梅冬杪香飘路,忽惊四面仝云布。展开一轴指顾间,始知妙画归毫端。谁云不复见摩诘,陈君自得如神笔。石台一去不复来,陈君继芳诚奇哉。形容聊述歌一首,行看声亚诸人右。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6767c68943aa050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