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崇文(chóng wén)的意思:崇尚文化,重视学问。
辞邑(cí yì)的意思:指离开家乡,离开故乡。
东序(dōng xù)的意思:东方的天亮,指日出之时。也比喻事物开始发展的初期。
凤阙(fèng quē)的意思:凤阙是指古代皇宫中的高大建筑物,用来指代最高权力的地方。
冠盖(guān gài)的意思:冠盖是指帽子和盖子,比喻掌权、控制。
鸿都(hóng dōu)的意思:指大城市、重要的都市。
家声(jiā shēng)的意思:指家庭的声誉和声望。
理人(lǐ rén)的意思:理解人心,善于洞察他人的思想和感情。
礼乐(lǐ yuè)的意思:礼乐是指传统的礼仪和音乐。它代表了古代中国人重视礼仪和音乐的文化传统。
千载(qiān zǎi)的意思:千年的时间。
青缃(qīng xiāng)的意思:形容夫妻之间深情厚意,相互关爱。
人术(rén shù)的意思:指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即人际交往的技巧和策略。
儒英(rú yīng)的意思:指儒家学派的杰出代表,也用来形容有学问、有才能的人。
四门(sì mén)的意思:四个门,指四个方向或四个方面。
王明(wáng mí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名字没有实际意义或价值。
惟有(wéi yǒu)的意思:只有,仅有
西京(xī jīng)的意思:西京是指古代中国汉朝和唐朝时期的首都长安,用来形容地位高大、气势雄伟的城市或地方。
仰荷(yǎng hé)的意思:指不堪承受重负,无法承担责任。
掌故(zhǎng gù)的意思:掌故指的是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也可以指历史上的典故或故事。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皇甫汸所作的《送儿北征四首》中的第三首。诗中表达了对儿子北征的关切与祝福,同时也流露出对儿子学业和未来的期许。
首句“少乏理人术,辞邑愿遗荣”,透露出诗人对自己在治理地方上的不足,以及对放弃官职、远离荣誉的渴望,显示出一种淡泊名利的态度。接着,“仰荷王明眷,移署厕儒英”两句,表达了对君主的感激之情,以及自己被调任到儒学精英聚集之地的喜悦,暗示了对学问和教育的重视。
“崇文辟东序,延胄昉西京”描绘了新建的文学院在东方的开辟,以及西京的兴起,象征着文化教育的繁荣。接下来的“礼乐千载会,冠盖四门并”则赞美了这个时代的文化盛况,各种礼仪音乐汇聚一堂,学者云集,共同推动文化的进步。
“鸿都掌故在,凤阙睹新成”两句,通过“鸿都”(古代的文学中心)和“凤阙”(皇宫的别称),进一步强调了文化与教育的重要性,同时表达了对新建筑成就的赞叹。
最后,“惟有青缃业,庶可绍家声”点明了诗人的期望,希望儿子能继承家族的书香传统,继续发扬光大。整首诗情感真挚,既体现了对儿子的深情厚望,也展现了对文化传承的重视,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