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亥除夕同袁密山史蕉隐蓝公漪集王紫诠使君寓斋次东坡元旦立春韵三首时余以夜禁先归·其三》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除夕之夜,诗人与友人在寓斋中欢聚的情景,虽身处禁城,但内心却充满对春日的期待与向往。诗中运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物的情感与环境的对比。
“烛残绮席未知寒”,烛光摇曳,绮丽的宴席上,似乎并未察觉到冬夜的寒冷,流露出一种温暖而热烈的氛围。这里的“烛残”暗示时间已晚,宴会即将结束,但人们仍沉浸在欢乐之中,不愿离去。
“夜禁严城苦不宽”,在严格的城市宵禁下,时间显得格外紧迫,但这种约束并未让聚会的人们感到压抑,反而激发出他们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只隔禺山盈尺地,自邀春色向南端。”这两句诗巧妙地运用了空间与时间的概念,通过禺山这一地理标志,表达了尽管外界环境受限,但人们内心的春天(即希望、喜悦)依然能够跨越障碍,向南端延伸,象征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在特定环境下,人们情感的丰富与坚韧,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在历史的长河中,这样的场景或许常见,但通过诗人独特的视角与表达,赋予了它新的生命与意义。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沁园春.赠柳敬亭.午朝遇雨
十里红墙,树色阴浓,铜扉洞开。
见觚棱日炫,金银照耀,朱霞天半,避暑楼台。
忽起奇云,琉璃万顷,燕雀罘罳风动来。
西山上,有龙迎返照,急雨惊雷。凉生殿阁佳哉。
但潇洒瑶阶绝点埃。
听御河流水,琤琮杂佩,黄滋细柳,翠逼宫槐。
玉管银毫,冰桃雪藕,枚马诗成应制才。
承恩久,待归鞭晚霁,步月天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