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至华子岭初见黄山天都峰》
《至华子岭初见黄山天都峰》全文
宋 / 李弥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华子岭头云荡胸,秋高木落万山重。

巨灵擘石分南北,扶出天都第一峰。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ìhuálǐngchūjiànhuángshāntiāndōufēng
sòng / xùn

huálǐngtóuyúndàngxiōngqiūgāoluòwànshānzhòng

língshífēnnánběichūtiāndōufēng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第一(dì yī)的意思:指排名第一,最高的,第一个。

巨灵(jù líng)的意思:指非常强大的力量或巨大的精神力量。

岭头(lǐng tóu)的意思:指山峰的顶部或山脉的起点。

木落(mù luò)的意思:指树叶脱落,也比喻人事物的衰败或失去原有的生机。

南北(nán běi)的意思:南北表示方向,也可以表示两个相对的地点或事物。

秋高(qiū gāo)的意思:指秋天的天空高远,气候宜人。

天都(tiān dōu)的意思:指人的心思、想法完全不在一件事情上,而是四处游荡,无所定向。

注释
华子岭头:指华山的主峰之一。
云荡胸:云雾翻滚,给人以胸襟开阔之感。
秋高:秋季天气晴朗,高远无边。
木落:树叶凋零。
万山重:无数的山峦重重叠叠。
巨灵擘石:传说中的巨人巨灵分开巨石。
分南北:象征着天地分野或山脉的划分。
扶出:形象地描述巨灵似在支撑。
天都第一峰:指天都峰,华山最高峰。
翻译
华子岭上云雾缭绕,让人心胸开阔
秋天来临,树木凋零,群山层叠显得更加雄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景画面。首句“华子岭头云荡胸”通过“云荡胸”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在华子岭头仰望时,云雾缭绕,如同巨浪拍胸之感受,这种比喻传递出一种震撼心灵的力量。紧接着,“秋高木落万山重”则描写了深秋季节,林木凋零,山峦层叠,显得更加雄伟与沉郁。

第三句“巨灵擘石分南北”中的“巨灵”指的是天地间的神灵,而“擘石分南北”则形象地表达了黄山之巍峨,宛如神灵手裂岩石,开辟出一条南北向的道路。这里,“擘石”既可以理解为自然力量,也可视作诗人内心对于自然伟力的敬畏。

最后“扶出天都第一峰”则是诗人站在高处,眺望黄山主峰——天都峰,将其比喻成由神灵扶持而出的至高无上之景。这里,“扶出”既强调了天都峰的雄伟,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这座山峰的敬仰与赞美。

整首诗运用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黄山之巍峨与神秘,同时也流露出了诗人内心的激动与崇拜之情。

作者介绍
李弥逊

李弥逊
朝代:宋   号:筠西翁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085~1153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猜你喜欢

代嘲

过作抛人去,非真我独知。

如何立不定,却有独来时。

(0)

嘉禾百咏·其五十一仙鹤亭

杳杳云间路,重重隔翠林。

数声清夜后,来伴月边吟。

(0)

句·其三

但怪鲈乡一旦成,分却松江半秋色。

(0)

诗一首

罗幕泥金窣地垂,夜香烧尽二更时。

不知帘外溶溶月,上到梅花第几枝。

(0)

宫词·其六十

晓漏初传第一筹,碧霄零露滴清秋。

常娥收拾金波尽,不向鸳鸯瓦上流。

(0)

宫词·其二十四

再坐千官花满头,御香烟上紫云楼。

万人同向青霄望,鼓笛声中度彩毬。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