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傍徨(bàng huáng)的意思:犹豫不决,徘徊不前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此时(cǐ shí)的意思:指当前的时刻或时候。
独立(dú lì)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不依赖于他人或其他事物,能够自主进行活动或决策。
鸿雁(hóng yàn)的意思:比喻亲友离别或相思之情。
蟪蛄(huì gū)的意思:指人们坚持保守、守旧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既已(jì yǐ)的意思:已经,已经发生或完成。
金石(jīn shí)的意思:指坚固不可动摇的事物,也比喻极其珍贵的东西。
慷慨(kāng kǎi)的意思:形容慷慨大方,乐于助人,不吝啬。
凉风(liáng fēng)的意思:指清凉的风,也用来形容事物的情况好转。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披衣(pī yī)的意思:穿上衣服
前除(qián chú)的意思:指事前排除或消除可能的困难、障碍,预先做好准备。
去日(qù rì)的意思:指过去的时光已逝,不再回来。
上来(shàng lái)的意思:指事物从下往上或由远处移动到近处。
时物(shí wù)的意思:指与时代相适应的物品或事物。
寿康(shòu kāng)的意思:长寿健康
天上(tiān shàng)的意思:形容非常美好的境地或事物。
物变(wù biàn)的意思:
事物变化。《淮南子·泰族训》:“人之所知者浅,而物变无穷。” 唐 孟浩然 《高阳池送朱二》诗:“一朝物变人亦非,四面荒凉人住稀。” 宋 苏辙 《和鲜于子骏益昌官舍八咏》之一:“空使坐中人,慨然嗟物变。” 王闿运 《<桂阳州志序>》:“俱载物变,统之天文。”
无寐(wú mèi)的意思:指夜晚无法入睡,形容心思牵挂、思虑繁多。
遥夜(yáo yè)的意思:夜晚很长,时间过得很慢。
月光(yuè guāng)的意思:指月亮的光,也比喻没有积蓄或手头拮据。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秋夜难眠的情景,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象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生命短暂的感慨以及对永恒与健康的向往。
首句“遥夜苦无寐”,开篇即点出诗人难以入眠的夜晚,暗示内心的纷扰与不安。接着,“起视明月光”一句,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而明亮的夜晚场景,月光如水,映照着诗人孤独的身影。
“凉风天上来,随月入我堂。”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清凉与宁静,风与月仿佛有了生命,共同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诗人披衣而出,漫步在庭院中,独自站立,心中充满了彷徨与思考。
“蟪蛄既已鸣,鸿雁亦来翔。”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蟪蛄的短命与鸿雁的自由翱翔形成鲜明对照,象征着生命的有限与追求的无限。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现象的描述,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感此时物变,怨彼去日长。”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当前变化的感慨和对过去时光的怀念。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诗歌更加贴近人心,引发了读者的共鸣。
“生非金石姿,安得恒寿康。”诗人意识到生命并非永恒不变,表达了对健康长寿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这一句既是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是对普遍人生问题的探讨。
“忧来不可辍,慷慨吟此章。”结尾处,诗人的情绪达到了高潮,面对无法避免的忧虑,他选择通过吟诵诗歌来释放内心的情感。这一行为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也体现了他在困境中寻求精神慰藉的努力。
整体而言,这首《秋夜》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深刻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健康等主题的深入思考,以及在复杂情感世界中的自我探索与表达。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