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喜晴卧溪曲,群牛互斗残我竹。
- 拼音版原文全文
牧 童 曲 宋 /李 复 牧 童 喜 晴 卧 溪 曲 ,群 牛 互 斗 残 我 竹 。惊 起 旁 行 不 肯 来 ,闻 呼 却 走 如 生 鹿 。园 夫 奋 詈 辱 其 翁 ,老 翁 操 箠 自 驱 逐 。牛 奔 冲 狂 乱 坏 篱 ,补 篱 更 剪 溪 边 木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奔冲(bēn chōng)的意思:指猛烈冲击、迅猛冲动的意思。
不肯(bù kěn)的意思:不愿意,不肯接受或执行某种要求或建议。
惊起(jīng qǐ)的意思:突然惊醒或惊动
狂乱(kuáng luàn)的意思:形容非常混乱、失控的状态。
老翁(lǎo wēng)的意思:老年男子
詈辱(lì rǔ)的意思:指公开侮辱、辱骂他人,使其受到极大的羞辱和耻笑。
牧童(mù tóng)的意思:指放牧牲畜的孩子。比喻年幼无知的人。
旁行(páng xíng)的意思:指在旁边走,不参与其中;也指旁观,不亲自参与。
驱逐(qū zhú)的意思:将人或事物强制性地赶走或排除出某个地方或组织。
却走(què zǒu)的意思:指原本应该继续前进或者留下,但却选择离开或者退却。
溪边(xī biān)的意思:指溪水旁边,形容环境清幽、宜人。
园夫(yuán fū)的意思:指园艺工人,也比喻具有独特技能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田园风光和农事劳作的场景。开篇“牧童喜晴卧溪曲”,展现了牧童在晴朗天气里躺在蜿蜒的小溪边,享受着自然之美的情趣。接下来的“群牛互斗残我竹”则描绘了一幅牛只因争食而相互角斗,将牧童辛勤种植的竹子践踏得七零八落,这不仅反映了牛性顽皮,也象征着自然界中生存竞争的一幕。
诗人随后写到“惊起旁行不肯来,闻呼却走如生鹿”,形容牧童在惊吓之下仓促起身,边行而不愿意回来;待听到呼唤声时,却又迅速地像活脱的鹿一样逃离。这两句传达了牧童对于牛群的恐惧以及对自然环境中动物本能反应的观察。
接着,“园夫奋詈辱其翁,老翁操箠自驱逐”,则是描绘园中的农夫因不满老者而高声责骂,而老者却拿着竹制的赶畜工具自己去追赶牛群。这两句展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以及人们在面对自然力时的无奈和努力。
最后,“牛奔冲狂乱坏篱,补篱更剪溪边木”则是描述牛因失控而造成的破坏以及牧童为了修复围栏,不得不再次剪伐溪边的树木。这两句强调了自然界中生命力与人类劳作之间的持续斗争。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农耕生活中的点滴往事,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惜松歌
两年不到万松寺,晓春乘兴今来偶。
盘龙踞虎纵好在,郁翠流腴较昔丑。
僧云去岁即生蠹,所以苍株半枯朽。
佛泯生灭付不知,山无爱憎谁任咎。
咄哉成形坏亦随,荣誉已当毁应受。
不然山灵厌客来,示尽枯禅以寂守。
木必先腐虫生之,疑增讵在碎玉斗。
植中寿客乃如斯,不如斯者今知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