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阴即染浪,清气始乘衣。
卷幌通河色,开窗引月辉。
晚花栏下照,疏萤簟上飞。
何况(hé kuàng)的意思:更不用说;更何况
袅袅(niǎo niǎo)的意思:形容烟雾、香气等轻柔、缭绕的样子。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如此(rú cǐ)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状况或程度如此,表示程度非常之高。
向夕(xiàng xī)的意思:指在傍晚时分或日落之前。
犹如(yóu rú)的意思:形容两者之间非常相似或相仿。
羽翣(yǔ shà)的意思:形容鸟飞得很高。
直置(zhí zhì)的意思:直接放置或摆放
珠汗(zhū hàn)的意思:珠汗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形容宝石或珠宝上出现的汗珠,表示宝石或珠宝闪闪发光,非常美丽。
这首诗描绘了初秋时节的景象,细腻地展现了季节转换时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与诗人内心的感受。
首句“羽翣晨犹动”,以“羽翣”(古代仪仗中的一种装饰品)在清晨仍随风轻摆,暗示着初秋早晨的微凉与清新。接着,“珠汗昼恒挥”一句,巧妙地运用比喻,将夏日的汗水比作珍珠般晶莹,生动地描绘了从炎夏过渡到初秋的气候特点,既表现了汗水的珍贵,也暗示了天气的逐渐转凉。
“秋风忽袅袅,向夕引凉归”两句,通过秋风的起落,引出了凉意的回归,形象地展示了季节更替的过程。接下来,“浮阴即染浪,清气始乘衣”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初秋特有的景象:云影在水面轻轻荡漾,仿佛给波浪染上了淡淡的阴影;而空气中弥漫的清新之气,让人感受到穿上衣物后的舒适感。
“卷幌通河色,开窗引月辉”两句,通过“卷幌”和“开窗”的动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融入,同时也暗示了夜晚的来临。晚花在栏杆下映照出柔和的光芒,而远处的萤火虫在竹席上轻盈地飞舞,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静谧与生机。
最后,“直置犹如此,何况送将归”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感慨,同时也寄托了对即将离去之人的不舍之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描绘了初秋的自然景观,还蕴含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与哲思,展现了南北朝时期文人对于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