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和 周 元 吉 左 司 郊 祀 庆 成 韵 宋 /杨 万 里 八 觚 泰 畤 六 郊 天 ,一 柱 明 堂 再 飨 先 。日 月 旗 常 寒 映 雪 ,冕 旒 珠 玉 暖 生 烟 。风 回 韶 濩 龙 鳞 外 ,花 覆 貔 貅 凤 阙 前 。喜 溢 天 颜 应 未 了 ,又 迎 庆 寿 入 新 年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凤阙(fèng quē)的意思:凤阙是指古代皇宫中的高大建筑物,用来指代最高权力的地方。
郊天(jiāo tiān)的意思:指远离城市,走进郊外的大自然,感受天空的广阔和自然的美好。
龙鳞(lóng lín)的意思:形容众多或密集。
冕旒(miǎn liú)的意思:指帝王的冠冕,也用来比喻权力和尊贵。
明堂(míng táng)的意思:指宏伟壮丽的宫殿或庙堂,也用来形容人的心灵纯洁、高尚。
貔貅(pí xiū)的意思:貔貅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它被认为能够驱邪避恶、招财纳福。在成语中,貔貅常常用来形容能力强大、威力无穷的人或事物。
庆寿(qìng shòu)的意思:庆祝长寿
日月(rì yuè)的意思:指时间的长久或长远,也可表示情感的深厚或事物的永恒。
韶濩(sháo hù)的意思:指美好的音乐声音,也用来形容音乐悦耳动听。
生烟(shēng yān)的意思:指火势旺盛、烟雾腾腾的样子。
泰畤(tài zhì)的意思:指国家兴盛、治理安定,形容社会大治、国泰民安。
天颜(tiān yán)的意思:指人的面容、神态,也指人的名誉、声誉。
未了(wèi liǎo)的意思:未了指未完成或未了结的事情。
新年(xīn nián)的意思:指每年的开始,即公历的1月1日,也指农历的正月初一。
一柱(yī zhù)的意思:指支撑整个建筑物的柱子,比喻承担重任、支持大局的人或事物。
映雪(yìng xuě)的意思:指阳光照射在雪地上,雪面反射出明亮的光芒。
珠玉(zhū yù)的意思:指宝贵的东西或人才。
- 注释
- 八觚泰畤:八个方位的祭坛。
六郊天:六个郊天祭祀。
明堂:古代重要的礼制建筑,用于祭祀。
再飨先:再次献祭给祖先。
旂常:日月旗。
冕旒:皇冠上的珠玉装饰。
珠玉暖生烟:形容皇冠上的珠宝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韶濩:古代赞美音乐的词语。
龙鳞:比喻殿堂的装饰。
花覆:花朵覆盖。
貔貅:古代神话中的猛兽,象征勇猛。
凤阙:凤凰宫阙,指宫殿。
天颜:天子的面容。
庆寿:庆祝寿辰。
- 翻译
- 在八个方位的祭坛和六个郊天祭祀中,明堂再次献祭祖先。
日月旗帜在寒冷的雪光中闪烁,皇冠上的珠宝在温暖中升腾起烟雾。
和煦的风吹过音乐殿堂的龙鳞装饰,花朵覆盖在猛兽貔貅和凤凰宫阙之前。
喜悦洋溢在天子的面容上,这欢乐似乎还未消散,新的一年又将迎来庆祝寿辰的时刻。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宏伟壮丽的宫廷郊祀图景,展现了古代皇帝举行祭祀大典的盛况。开篇“八觚泰畤六郊天,一柱明堂再飨先”两句,通过对祭坛和祭祀场所的描写,展示了这一宗教礼仪的庄严与隆重。
接下来的“日月旂常寒映雪,冕旒珠玉暖生烟”则是对光线与装饰的细致刻画,其中既有冷色调(日月、寒映雪)的描述,也有温暖色彩(冕旒珠玉、暖生烟)相互辉映,营造出一种神圣而又富丽的氛围。
“风回韶濩龙鳞外,花覆貔貅凤阙前”两句,通过对周遭环境的描绘,表现了自然景观与宫廷建筑之间和谐共存的美好画面。这里的“风回”、“花覆”,都传达了一种祥瑞之气。
最后,“喜溢天颜应未了,又迎庆寿入新年”则是对这一盛大仪式中人们心情的抒发,表明大家对于这次郊祀活动的喜悦和期待,以及对未来岁月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光影、色彩等元素的精细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这一重要礼仪的尊崇之情,以及对国家安康和人民幸福的深切期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牛渚望谢眺青山二首·其一
岁暮远行役,眷此清江湄。
顾瞻江上峰,白云何葳甤。
伊人昔结宇,英词光陆离。
岁月不相待,高踪邈何之。
采采山上兰,烨烨山下芝。
芳菲未终夕,白露忽已滋。
江流漫浩浩,佳人归何迟。
山川无终极,人生会有时。
愿言崇远业,千载与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