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秀跋云琴图记高士被遇阜陵再赋小诗》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廷 秀 跋 云 琴 图 记 高 士 被 遇 阜 陵 再 赋 小 诗 宋 /周 必 大 羽 衣 当 日 望 尧 云 ,薰 殿 临 风 和 舜 琴 。龙 已 乘 云 弦 已 绝 ,披 图 我 亦 涕 沾 襟 。
- 翻译
- 那天穿着羽衣仰望似尧的祥云,薰香的宫殿中微风轻拂着舜的琴音。
龙已经乘云升天,琴音也已消逝,看着这幅图,我不禁泪湿衣襟。
- 注释
- 羽衣:古代神话中仙人所穿的飘逸衣物,象征高洁或神秘。
尧云:传说中的吉祥云彩,象征圣明君主的德行。
薰殿:宫殿中用香料熏蒸,营造出香气缭绕的环境。
舜琴:舜是中国古代贤君,此处指代和谐的音乐。
龙已乘云:比喻帝王或有威望的人升天或去世。
弦已绝:琴弦断了,象征乐曲终止或哀思之情。
披图:打开画卷,观看画作。
涕沾襟:流泪以至于湿透衣襟,表达极度悲伤的情感。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周必大的作品,题为《廷秀跋云琴图记高士被遇阜陵再赋小诗》。诗中描绘了一幅云端仙子抚琴的画面,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古代圣贤如尧、舜的仰慕,以及对高洁之士遭遇际遇的感慨。"羽衣当日望尧云",形象地刻画了仙子身着羽衣在云端遥望圣君的景象,暗示了高士的清高与期盼。"薰殿临风和舜琴",则描绘了舜帝的音乐殿堂,暗示了高士的才情与德行。"龙已乘云弦已绝",意味着高士的机遇已逝,琴音不再,流露出淡淡的哀伤。最后,诗人"披图我亦涕沾襟",通过自己的泪水,表达了对高士命运的共鸣和对理想无法实现的惋惜之情。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富有哲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东平州郊行即事
行行历广亩,百实登岁华。
明霜已涤场,野径相交加。
农歌起夕阳,处处回牛车。
携尊动村邻,相庆来田家。
但愿早公税,馀饱矢匪他。
岁嗣职其居,沾涂非所嗟。
锦衣有荣辱,不如种桑麻。
相笑马上翁,岁晚犹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