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峦已降青濛色,耿木澄枝亦见违。
远觌众虚林磬淡,近联流冥赤枫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景象,色彩丰富,意境幽远。开篇两句“西峦已降青濛色,耿木澄枝亦见违”写出了山峦在秋风中渐渐变得苍茫,树木的颜色也随之变化,呈现出一种淡远的情调。
接下来的两句“远觌众虚林磬淡,近联流冥赤枫肥”进一步展开了秋景的描绘。远处的林木因为季节的变换而显得淡雅,而近处的红枫则因水汽的滋润而显得丰腴。
“相听立鹤如深意,侧儆寒花薄暮矶”两句中,“立鹤”象征着高洁孤傲的品格,而“寒花”和“薄暮矶”则营造出一种秋日黄昏时分的寂静与苍凉。
最后两句“为有秋容在画角,荒台多是草裔菲”表达了诗人对于秋天美景的珍视,以及对那些被时间遗忘的荒废台榭上生长的野草的描绘。这里,“秋容”指的是秋天特有的风光,而“荒台”则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物是人的遗忘。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传达了一种对秋天美好而又容易消逝的感慨,以及对时间流转中事物变迁的深沉思考。
剑溪之南有佳处,山灵尸之不轻付。
张公鼻祖晋司空,谈笑得地开窗户。
溪光如镜新拂拭,白云青嶂无朝暮。
伏几读书时举头,万象争陈陶谢句。
公今仙去有嗣子,关塞崎岖方叱驭。
山城何曾叹如斗,皦皦不受世俗污。
君不见伾文往者势如山,朝士几人无汗颜。
尊公遗事不须述,但看当时出处间。
卖药锦城中,烧丹雪山麓。
石窦取鹅管,玉床收箭镞。
紫云晨覆鼎,白虹夜穿屋。
鬼神严厉守,沆瀣勤沐浴。
此士真可人,高简遗世俗。
江头十年别,颜色炯在目。
使来每寄声,喜我淡无欲。
灵剂何必多,分饷一黍足。
海东铜盆面五尺,中贮涧泉涵浅碧。
岂惟冷浸玉芙蕖,青青菖蒲络奇石。
长安火云行日车,此间暑气一点无。
纱幮竹簟睡正美,鼻端雷起惊僮奴。
觉来隐几日初午,碾就壑源分细乳。
却拈燥笔写新图,八幅冰绡瘦蛟舞。
还乡老未死,举目少耆宿。
邑屋亦或非,所馀但乔木。
曩时列鼎家,今不饱半菽。
盛衰迭变迁,何者非陵谷。
羸然九十翁,世故见已熟。
偶能达一理,万事等破竹。
布缝一称衣,藜煮半釜粥。
馀年更何为,枕藉糟与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