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澄寂(chéng jì)的意思:指清澈宁静的状态,没有杂念和噪音。
持斋(chí zhāi)的意思:指持守戒律,守斋节食。
恶事(è shì)的意思:指坏事、恶行。
孤影(gū yǐng)的意思:指独自一人的影子,比喻孤独无助。
荆棘(jīng jí)的意思:比喻困难、艰险。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念诵(niàn sòng)的意思:指读书或背诵时口中默默念诵。
清净(qīng jìng)的意思:指没有杂乱、喧嚣的状态,宁静、安宁。
善事(shàn shì)的意思:指善良的行为或好事。
实实(shí shí)的意思:真实、确实的意思。
心田(xīn tián)的意思:指人的内心世界或情感世界。
修行(xiū xíng)的意思:指修炼道德修养,追求心灵的升华和境界的提高。
因地(yīn dì)的意思:
原委;因由。《水浒传》第二六回:“ 何九叔 道:‘小人并然不知前后因地,忽於正月二十二日在家,只见开茶坊的 王婆 来呼唤小人殮 武大郎 尸首。’”参见“ 因果 ”。
悠飏(yōu yáng)的意思:形容风吹草木摇曳的景象,也比喻心情愉悦、轻松自在。
月窗(yuè chuāng)的意思:指月亮从窗户中透出来,比喻事物透过隐晦的迹象或线索而被人察觉。
真经(zhēn jīng)的意思:
(1).道教的经书。《隋书·经籍志四》:“ 嵩山 道士 寇谦之 自云:‘尝遇真人 成公兴 ,后遇 太上老君 ……其后又遇神人 李谱 ,云是 老君 玄孙,授其图籙真经,劾召百神。’”《旧唐书·玄宗纪下》:“ 庄子 号为 南华真人 , 文子 号为 通玄真人 , 列子 号为 冲虚真人 , 庚桑子 号为 洞虚真人 。其四子所著书,改为真经。” 明 叶宪祖 《鸾鎞记·秉操》:“俺待向花前诵真经几巡,启金炉把名香自焚。” 清 李渔 《玉搔头·媲美》:“俺自会诵真经,焚寳篆,把凡心洗。”
(2).比喻好的经验。 徐慎 《四书记》:“你就把这条真经向大家传一传。”争竞(zhēng jìng)的意思:指争夺、竞争。
志念(zhì niàn)的意思:志向和决心。
芝兰(zhī lán)的意思:指高尚、优秀的人或事物。
中转(zhōng zhuǎn)的意思:转运货物或旅客时,需要在中途换乘或转运。比喻在处理事情时,需要经过一个中间环节或过程。
- 注释
- 持斋:遵守斋戒,不吃荤腥。
清净:心灵纯洁,没有杂念。
真经:佛教经典,如《金刚经》等。
孤影:形容独自一人,身影孤单。
悠飏:飘动,形容风的轻盈。
善事:好的行为或行动。
恶事:不良的行为或行动。
实实实实:强调真实无虚假,反复强调其真实性。
- 翻译
- 我持守斋戒,内心常常保持清净,心灵世界没有纷争和竞争。
听说你专心念诵佛经,明亮的月光下只有孤独的身影在转动。
清风自在飘荡,香气充满整个房间,修行的道路难以追寻。
善行如同芝兰般芬芳,恶行犹如荆棘般刺痛,真实不虚。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红尘、心境清净的生活状态。开篇"予持斋,常清净,心田澄寂无争竞"表明诗人持守一种禅修或道德修养的生活,内心世界非常平和,没有世俗的争斗与杂念。接着"闻尔志念诵真经,明月窗中转孤影"则是说听到朋友(或同伴)在夜晚静谧的环境中诵读佛经,映照在窗户上的明月光辉下,只见到经卷翻动所投射出的孤独身影。这两句不仅描绘了一个宁静致远的场景,也反映出诗人对精神修养的向往。
第三句"风自悠飏香满室,因地修行不可得"表达了一种自然而然的境界。在这种境界中,即使是清风拂面也变得芬芳扑鼻,但这种境界并非通过刻意追求可以获得,它需要内心的平和与自然。
最后两句"善事是芝兰,恶事是荆棘,实实实实。"用了比喻手法,将好的事情比作香气浓郁的芝兰,而将坏的事情比作扎人刺手的荆棘。这句话传递了一种对待世间万物持平常心态的智慧,强调了真诚和现实。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宁静生活与精神修养的描绘,以及对善恶分明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追求内在平衡与超然世俗的心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