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令更三邑,兹行向海邦。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蠹吏(dù lì)的意思:指腐败的官吏或官员,比喻贪污腐化的官员。
风尚(fēng shàng)的意思:风尚指的是一种社会风气、流行趋势或时尚潮流。它是指人们在特定时期对待事物的态度、行为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的总和。
海邦(hǎi bāng)的意思:指海洋边上的国家或地区,也可引申为指海外。
寒窗(hán chuāng)的意思:指在寒冷的冬天里坐在窗前读书,比喻艰苦的学习过程。
还令(hái lìng)的意思:还,归还;令,命令。表示归还命令。
梅花(méi huā)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或才能在逆境中得以展现出来。
民风(mín fēng)的意思:指一个地区或一个民族的人们的思想、行为、习俗、风尚等的总和。
穷櫩(qióng yán)的意思:形容衣衫褴褛、贫穷潦倒的样子。
尚文(shàng wén)的意思:尚文指的是推崇文化教养,崇尚学问修养的意思。
文学(wén xué)的意思:
[释义]
(名)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社会生活斗争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
[构成]
偏正式:文(学
[例句]
我自幼酷爱文学。(作宾语)文学是一门了不起的艺术。(作主语)哲学不属于文学范畴。(作定语)〈外〉日语。须得(xū de)的意思:必须,务必
雪意(xuě yì)的意思:雪意指雪的意境或雪所代表的意义。
玉雪(yù xuě)的意思:形容纯洁无暇、清白无瑕的美好品质。
-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杨士奇所作,名为《题刘纲知县梅花》。诗中描绘了知县刘纲治理地方的情景,以及其推行文学教化、改善民风的举措。通过“作令更三邑,兹行向海邦”两句,展现了刘纲在不同地区为官的经历和他向海边地区进发的决心。
接着,“民风尚文学,士俗亦惇庞”两句赞扬了当地民众崇尚文学、士人风气淳厚的社会风貌。诗人表达了对刘纲能够引领并提升这一地区文化氛围的期待与赞赏。
“须得穷櫩好,还令蠹吏降”则暗示了刘纲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仅能够使地方官员(蠹吏)受到感化,也预示着治理效果的显著。这里的“穷櫩”可能指的是深入基层、了解民情,而“蠹吏”则指那些贪腐的官吏。
最后,“梅花玉雪意,常若对寒窗”以梅花象征高洁的品质,比喻刘纲的品格如同梅花一般纯洁坚韧,即使面对严寒(困难或挑战),也能保持高雅的风骨。同时,梅花也象征着知识与文化的传递,如同照亮寒窗的知识之光,寓意刘纲通过教育和文化的力量,为地方带来光明与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刘纲形象的塑造,赞美了他作为官员的高尚品德、卓越才能以及对地方社会发展的积极贡献,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文化教育在社会治理中重要性的深刻认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怀友人
浮世况多事,飘流每叹君。
路岐何处去,消息几时闻。
吟里落秋叶,望中生暮云。
孤怀谁慰我,夕鸟自成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