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更登高岘,看碑定泪流。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岐 下 送 友 人 归 襄 阳 唐 /贾 岛 蹉 跎 随 泛 梗 ,羁 旅 到 西 州 。举 翮 笼 中 鸟 ,知 心 海 上 鸥 。山 光 分 首 暮 ,草 色 向 家 秋 。若 更 登 高 岘 ,看 碑 定 泪 流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蹉跎(cuō tuó)的意思:指浪费时间、虚度光阴。
登高(dēng gāo)的意思:指登上高山或高楼,比喻达到较高的位置或境地。
分首(fēn shǒu)的意思:分手、分离
海上(hǎi shàng)的意思:指在海上,常用来形容船只在海上航行。
羁旅(jī lǚ)的意思:指被束缚、困扰在某种环境或境况中,无法自由行动。
举翮(jǔ hé)的意思:指高举羽毛,表示自豪自信。
山光(shān guāng)的意思:山光指的是山上的光线,比喻景色优美、光明照人。
西州(xī zhōu)的意思:指远离中央政权的边远地区。
心海(xīn hǎi)的意思:心灵的海洋,指人内心深处的世界。
知心(zhī xīn)的意思:
◎ 知心 zhīxīn
[intimate] 彼此非常了解而关系密切
知心朋友
- 翻译
- 岁月匆匆如浮萍漂泊,我辗转来到遥远的西州。
如同笼中的鸟儿渴望飞翔,我心中唯有海鸥能理解我的孤寂。
傍晚山色渐退,草木透露出秋天归家的气息。
如果再登上岘山之巅,看到那些碑文,定会泪流满面。
- 注释
- 蹉跎:形容时间流逝或事情拖延。
随汎梗:比喻随波逐流,无所定所。
羁旅:指在外旅行或漂泊。
西州:泛指远方的州郡。
举翮:举起翅膀。
笼中鸟:比喻受束缚的人。
知心:了解内心,知己。
海上鸥:象征自由自在的生活。
山光分首暮:傍晚时分,山色逐渐消退。
暮:傍晚。
草色向家秋:秋天来临,草色显得更加凄凉,暗示思乡之情。
秋:秋季。
登高岘:攀登岘山。
看碑:看到历史遗迹或墓碑。
定泪流:必定会因为感慨而流泪。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送别友人的情景,充满了对朋友离去的不舍和深厚的情感。开篇“蹉跎随汎梗”两字生动地描写了朋友行走时拖延不忍离去的情态,而“羁旅到西州”则指出朋友将要远行至西州,表达了一种遥远的距离感。
接下来的“举翮笼中鸟,知心海上鸥”,通过对比笼中之鸟和海上之鸥,传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去后的孤独与渴望交流之情。这里的“举翮”指的是观察鸟儿的举动,而“知心”则是表达了诗人能理解那只鸟儿的心境,那就是渴望自由飞翔。
“山光分首暮,草色向家秋”,则描绘了一幅景象丰富的画面。山光渐渐消散,日暮时分,而草地上的颜色也随着季节转换,显露出秋天的气息。这两句不仅写出了自然界的美丽,也寓意了诗人对朋友离去后自己内心的感受,仿佛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都在提醒着他朋友的远行。
最后,“若更登高岈,看碑定泪流”,则是诗人表达了如果再次攀登高山,看见碑文时一定会潸然泪下。这里的“碑”可能指的是纪念某种历史事件或人物的石碑,诗人通过这块碑来寄托自己对朋友离去的哀思和不舍。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深沉的友情和离别之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去年三月禊饮池上岁月易得忽复暮春因再宴僚属作
前兹属元巳,置酒苍烟台。
芳序忽复周,春风正徘徊。
欢言速僚友,亟使具觥杯。
长渠溢芳溜,列坐浮香来。
灵嚣合众乐,隐若南山雷。
舞袂纷杂袭,宾冠俨崔嵬。
美人前为寿,颜色如琼瑰。
况我千万日,行乐无疑猜。
新歌袅天衢,兴视行云回。
我时语四座,兹赏诚难哉。
妙颜无再朱,白发惟相催。
蹠蹻盈圣智,孔颜罹忧摧。
区区百世后,美恶同尘灰。
吾欲挈瑶斗,踞海为金罍。
挹兹忘忧物,与尔同嘲谐。
天地为一朝,长短何足哀。
鲁阳久不作,白日任西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