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僧咏牡丹》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和 僧 咏 牡 丹 唐 /吴 融 万 缘 销 尽 本 无 心 ,何 事 看 花 恨 却 深 。都 是 支 郎 足 情 调 ,坠 香 残 蕊 亦 成 吟 。
- 翻译
- 万缘销尽本无心,何事看花恨却深。
都是支郎足情调,坠香残蕊亦成吟。
- 注释
- 万缘:一切尘世因缘。
销尽:断绝,消除殆尽。
本无心:本来无意,指心境空灵。
何事:为何,什么事情让。
看花:赏花。
恨却深:却生出深深的遗憾。
都是:全都是。
支郎:指风流才子或僧人,此处寓指有情调的人。
足情调:充满情感与雅致。
坠香:凋落的花瓣。
残蕊:残留的花蕊。
亦成吟:也能成为吟咏的对象或诗篇。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吴融的作品,名为《和僧咏牡丹》。从这四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牡丹花的情有独钟,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纷争的心境。
“万缘销尽本无心”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种种情缘都能超然物外,保持一颗平常心。这种态度,在中国古代文化中颇有佛、道思想的影子,是一种追求精神自由和淡泊明志的心境。
“何事看花恨却深”则透露出诗人对牡丹花的特殊情感。在这句话里,诗人似乎在自问,对于这些美丽而又易逝的花朵,为何会有如此之深的留恋?这里的“恨”字,既可以理解为对花的爱恋,也可解作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都是支郎足情调”中,“支郎”指的是牡丹,这里的“足情调”,则是说诗人对于牡丹的情感已经到达了一个境界,仿佛能够从这花朵上找到一种和谐与共鸣的感觉。这种感觉,不仅仅是对美丽的欣赏,更有一种超越物质层面的精神交流。
“坠香残蕊亦成吟”则描绘了一幅牡丹花瓣落地,余香犹存的画面。“吟”,在这里意味着诗人心中的赞叹和歌咏。即便是花朵凋零,也能激发诗人的创作灵感,这种对美的追求和感悟,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主题。
总体来看,这四句诗通过对牡丹的观赏,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之美以及对于生命易逝的感慨。这样的情感和理念,在唐代文人的作品中并不鲜见,它们构成了中国古典诗词中深刻而丰富的情感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