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哀乐(āi yuè)的意思:指悲伤和欢乐,通常用于形容人的情感起伏、喜怒哀乐等。
白露(bái lù)的意思:指秋季时节,露水开始凝结成白色霜。
不识(bù shí)的意思:不了解或不认识
不耐(bù nài)的意思:不耐受、不能忍受
长流(cháng liú)的意思:形容时间长久流逝,指岁月的长河不断流转。
痴小(chī xiǎo)的意思:痴迷、固执、执着于小事或琐碎的事物
红莲(hóng lián)的意思:指美丽而坚强的女子,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质或者事物的特点。
开花(kāi huā)的意思:指事物开始显露出美好的一面,也可以指事物达到最佳状态。
空相(kōng xiāng)的意思:形容虚假的外表,没有真实内涵。
却生(què shēng)的意思:指事情的结果与预期相反,产生出截然不同的结果。
荣枯(róng kū)的意思:指人事物的兴盛和衰败,荣华富贵和贫困困苦的对比。
小女(xiǎo nǚ)的意思:指年幼的女子,也可用来形容心思纯真、举止稚嫩的女子。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陈献章的《盆池栽莲至秋始花(其三)》描绘了一幅秋日莲花盛开又凋零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花开过早或过迟的感慨以及对生命盛衰无常的哲思。
"开花恨不早,花落却生愁",这两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对于莲花未能在春暖花开时绽放的遗憾,以及花朵凋零带来的深深忧虑。"白露能消物,红莲不耐秋",通过白露和秋风的无情,暗示了自然界的残酷和生命的脆弱,莲花虽美,却无法抵挡秋天的侵袭。
"频来痴小女,对此泪长流",诗人借小女孩的形象,进一步渲染了对莲花凋零的悲情,她的泪水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惋惜。最后两句"不识荣枯理,哀乐空相仇",诗人感叹自己和小女孩都不理解生命中荣枯更替的规律,只能在哀乐交织中相互对立,表达了对命运无常的无奈和对人生哲理的深沉思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中的细微变化和自然规律的敏感洞察,寓言般地揭示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移居韵答公愚即以送行
忆昔琴樽共细论,剪灯夜话雨声喧。
吟诗争写鸡林贾,著赋何嫌犊鼻裈。
处士风流携鹤侣,骚人韵事住鸥村。
故园秋菊多佳色,犹记餐英楚客魂。
棉兰深处读书堂,记否家山荔子香。
万卷纷罗天禄府,百蛮珍重养生方。
文章洛社推元白,门第乌衣数谢王。
八表停云延伫甚,赠诗笑我索枯肠。
星星鲲澥几遗民,何处桃源好隐沦。
世变沧桑成幻梦,岁寒梅雪伴吟身。
清风朗月怀玄度,瘴雨蛮烟忆故人。
妒煞君家咸与籍,襟期潇洒出风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