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为山之仁,静复冬之贞。
偶来阅冬山,真称斯室名。
于焉契筦倪,讵止畅吟凭。
这首诗名为《静室》,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诗中以“静”为主题,描绘了在冬日山中静室中的感受与思考。
首句“静为山之仁,静复冬之贞”,以“静”字开篇,将静谧的环境与山的仁厚、冬的坚贞相联系,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宁静的氛围。接着,“偶来阅冬山,真称斯室名”,诗人偶然来到这冬日的山中,发现这里与静室的名字相称,进一步强调了环境与名字的契合。
“归根万叶落,复始诸虑澄”,描述了落叶归根的自然景象,象征着万物的循环与回归,同时也暗示了内心的平静与清明。最后,“于焉契筦倪,讵止畅吟凭”,表达了在此静室中,诗人不仅得到了心灵的慰藉,更找到了创作的灵感,畅快地吟诵诗歌。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静谧环境的感悟以及由此引发的内心体验,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追求和谐、宁静与自我超越的精神追求。
挟策上燕京,翩翩万里程。
帆摇扬子渡,雁背越王城。
岁暮风尘色,天涯雨雪声。
乘春偕上计,谒帝入承明。
骏索千金价,科登片玉名。
御堤看弱柳,禁苑听新莺。
谏猎文章丽,凌云气象横。
直窥中秘册,漫请少年缨。
沧海龙初起,丹山凤乍鸣。
柏梁多唱和,莫不寄柴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