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大皋渡》
《过大皋渡》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隔岸横州十里青,黄牛无数放春晴。

船行非与牛相背何事黄牛却倒行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guògāo
sòng / yángwàn

ànhéngzhōushíqīnghuángniúshùfàngchūnqíng

chuánxíngfēiniúxiāngbèishìhuángniúquèdǎoxíng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倒行(dǎo xíng)的意思:指行进方向与正常相反。

放春(fàng chūn)的意思:指春天到来时,大地回春,百花盛开的景象。

隔岸(gé àn)的意思:指两岸之间有一定距离,比喻关系疏远、隔膜。

何事(hé shì)的意思:表示问原因,询问事情的缘由。

黄牛(huáng niú)的意思:指靠非法手段谋取暴利的人。

却倒(què dǎo)的意思:指事物或情况发生了反转或逆转。

无数(wú shù)的意思:非常多,数量极大。

相背(xiāng bèi)的意思:指两个人或者两个事物在方向、目标、立场等方面完全相反或者相对立。

注释
横州:地名,古代广西的一个州。
青:绿色,形容植物茂盛。
黄牛:指黄褐色的水牛。
春晴:春天的晴天。
船行:船只航行。
相背:方向相反。
何事:为什么。
翻译
江对岸的横州城外,十里之地一片青翠,成群的黄牛在晴朗的春天放牧。
船只行驶并不与牛群方向相反,为何黄牛看起来像是倒退着走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田园风光图景。开篇“隔岸横州十里青”即设定了广阔的自然画面,绿意盎然的十里山川展现在读者眼前。紧接着,“黄牛无数放春晴”则进一步丰富了这个场景,不仅有了生机勃勃的植物,还有了悠闲自得的动物形象,使人不禁联想到春天的活力和农夫们的悠然自得。

然而,诗人的视角并不局限于这一幕美丽的画面。下句“船行非与牛相背”引出了一个观察点,即船只在水面上移动,与岸上的黄牛形成一种空间上的对比。这种对比不仅是物理位置的不同,也隐含了动静之别,反映出诗人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感悟。

最后两句“何事黄牛却倒行”则揭示了一种意料之外的情境变化。黄牛为何会向后走?这不仅是对自然界中动物行为的一种描绘,也可能隐喻着诗人对于某些现象的困惑和思考。这两句以其独特的想象力增添了诗歌的深度,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性。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田园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赞美,同时也透露出诗人观察事物的独到眼光和深邃情感。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海鹰图

漫云如水浪如山,屹立中流砥柱间。

莫怪眼中无燕雀,暂时飞到即飞还。

(0)

画禽二绝·其二

岁晚群芳尽,空林野啄稀。

安能学鹯雀,直作傍人飞。

(0)

圣驾诣郊坛省牲喜晴次阮礼部韵二首·其二

九重宫殿一时时,帝帅千官视五牲。

献瑞云师朝送彩,避尘风伯夜无声。

虎贲帐合龙旂绕,羽士班联鹤帔轻。

应识感通非浪语,骏奔何力助精诚。

(0)

和侍郎尹公留别韵三首·其一

南都曾听八仙歌,欲和高风奈远何。

紫禁朝天清梦绕,青云回首后尘多。

褚虞制作唐贞观,王谢风流晋永和。

而我未忘山水地,送君吟鬓欲成皤。

(0)

送宋民止绵州学正

已见珊瑚拂钓竿,不胜遗恨满江湍。

力穷鲁缟心犹壮,望入蓬山路始难。

无奈风尘催短发,且将名字托微官。

青毡旧是君家物,又向王郎坐里看。

(0)

林侍御孟仁所藏王舜耕山水图

青山雨过行云湿,高者在田低在隰。

溪风飘摇正无力,岩峦忽开中壁立。

翠微依稀入空杳,丛林峥嵘石戢戢。

山根细路无人行,空庭生苔土花湿。

江南江北定何处,拟欲从人问州邑。

载酒疑逢好事来,泛舟恐有渔郎入。

心知图画本虚幻,颇为尘襟豁羁絷。

粉墨人间孰与留,乾坤此老何嗟及。

乌台铁冠高屹屹,山亦可动水可激。

坐将冰雪洒炎荒,六月高堂风摵摵。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晁端礼 徐俯 郎士元 袁去华 葛天民 王融 黄公望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陈叔宝 谢铎 刘琏 俞桂 吕温 黄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