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孝敬皇帝挽歌》
《孝敬皇帝挽歌》全文
唐 / 刘祎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戒奢虚蜃辂锡号鸿名

地叶苍梧野,途经紫聚城。

重照掩寒色,晨飙断曙声。

一随仙骥远,霜雪愁阴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iàojìnghuángwǎn
táng / liúzhī

jièshēshènhào鸿hóngmíng
cāngjīngchéng

zhòngzhàoyǎnhánchénbiāoduànshǔshēng
suíxiānyuǎnshuāngxuěchóuyīnshēng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愁阴(chóu yīn)的意思:形容忧愁、郁闷的样子。

寒色(hán sè)的意思:指颜色冷淡、阴冷无光的样子。

鸿名(hóng míng)的意思:指在某一领域或某一时期享有盛誉的名字。

蜃辂(shèn lù)的意思:比喻虚幻不实的事物。

霜雪(shuāng xuě)的意思:形容严寒冰冻的景象或寒冷的气候。

途经(tú jīng)的意思:经过某个地方或经历某个过程

锡号(xī hào)的意思:比喻对人的称赞和嘉奖。

仙骥(xiān jì)的意思:指非常出色的马匹,也用来形容人才出众、才华横溢。

阴生(yīn shēng)的意思:指事物逐渐形成或者发展的过程,也可以指事物逐渐显露出来。

注释
戒奢:戒除奢侈。
虚蜃辂:幻象中的车驾。
锡号:赐予封号。
纪鸿名:铭记大名。
地叶:行走在。
苍梧野:苍梧荒野。
紫聚城:紫色聚落的城市。
重照:强烈的阳光。
寒色:寒冷的气息。
晨飙:清晨的风。
曙声:曙光中的声音。
仙骥:仙驹。
霜雪愁阴:阴霾和霜雪。
翻译
戒除奢侈,如同幻象中的车驾,赐予尊贵的封号以铭记大名。
行走在苍梧荒野的土地上,途径那紫色聚落的城市。
强烈的阳光掩盖了寒冷的气息,清晨的风声在曙光中中断。
我跟随仙驹远离尘世,阴霾和霜雪的忧虑油然而生。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刘祎之的《孝敬皇帝挽歌》,其中充满了哀伤和怀念的情感。我们来细细品味其深意。

首句“戒奢虚蜃辂,锡号纪鸿名”,蜃辂指的是古代祭祀时用来装饰的车辐,这里比喻为过度的奢侈行为,而“锡号”则是指刻记或铭记,鸿名可能指的是皇帝的美好名字。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于逝去君主的尊崇和怀念之情。

接着,“地叶苍梧野,途经紫聚城”,“地叶”形容大地一片荒凉,而“紫聚城”可能是指某个皇帝曾经居住的地方。这里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传递出一种萧瑟和孤寂之感。

然后,“重照掩寒色,晨飙断曙声”,“重照”指的是阳光被薄云遮蔽,只能透过云层投射下来,而“掩寒色”则是说这种光线给人一种冷清的感觉。接着“晨飙”和“断曙声”共同描绘出一个黎明时分,天气尚冷,微风中带有破晓之声的景象。这两句通过对早晨场景的刻画,增添了诗歌的意境,让人感受到一种凄凉。

最后,“一随仙骥远,霜雪愁阴生”,“一随”意味着追随,而“仙骥”则是神马的代称,这里指的是皇帝的灵柩。作者表达了自己愿意追随这匹神马到很远的地方去。这两句流露出作者对逝者深切的哀思和不舍。

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抒发了作者对于已故君主的无限哀思和崇敬之情。每一句都透露着悲凉与怀旧的情绪,是一首典型的挽歌作品。

作者介绍

刘祎之
朝代:唐   字:希美   籍贯: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   生辰: 631—687

刘祎之( 631—687),字希美,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唐初学者。少以文藻知名。上元中,迁左史、弘文馆直学士,参决政事。又与人同撰《列女传》、《乐书》等共千余卷。曾一度坐事放逐。则天临朝,倍受信任,官至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三品。后以私议太后返政,并受人诬告,被赐死。
猜你喜欢

题画·其六

石桥风雨少人行,江上征舠挂席轻。

何似幽人睡方足,闭门欹枕听泉声。

(0)

庆云八咏·其四塔院香风

风幡动处百花香,宝塔重重见瑞光。

鼻观全空无入处,木樨花下笑人忙。

(0)

赋得玉兰秋放送关若垂孝廉北上·其四

我在山中亦种花,和云埽雪护兰芽。

琼林千树生春色,南橘无媒祇自誇。

(0)

旃檀林怀旧

林下伊人旧盍簪,名山有约事清谈。

旃檀长者今何在,月满长空水满潭。

(0)

赠岑金纪·其六

古匣重缄涩不开,无端夜半作风雷。

中间隐有龙蛇泣,白发先生赚我来。

(0)

送衣石师下山·其二

分付云霞护草堂,出门珍重说行藏。

旁人痛痒休相管,好向维摩检旧方。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卢龙云 曹家达 彭汝砺 释德洪 邵宝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黎民表 朱诚泳 李之世 项安世 林光 佘翔 释居简 于慎行 虞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