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晨起二首·其一》
《晨起二首·其一》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七言绝句

楚乡秋早倦炎蒸长恨梧桐不可凭。

爽气忽随风雨至,晓堂无寐独神惊。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长恨(cháng hèn)的意思:长时间的怨恨。

楚乡(chǔ xiāng)的意思:指楚国,也用来形容乡村的景色美丽。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爽气(shuǎng qì)的意思:形容心情舒畅、愉快。

随风(suí fēng)的意思:随着风的方向而移动或改变。

梧桐(wú tóng)的意思:比喻友谊深厚或感情深挚。

无寐(wú mèi)的意思:指夜晚无法入睡,形容心思牵挂、思虑繁多。

炎蒸(yán zhēng)的意思:形容天气炎热,闷热潮湿。

翻译
楚地的秋天来得早,让人厌倦了炎热的蒸烤。
长久以来,我遗憾梧桐树不能寄托哀思。
注释
楚乡:指楚国地区,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域名称。
秋早:秋季来得早。
倦:感到疲倦。
炎蒸:酷热蒸人。
梧桐:古时常用来象征悲伤或怀念之情的树木。
不可凭:无法依靠或寄托情感。
爽气:清爽的气息。
忽:突然。
风雨至:风雨来临。
晓堂:清晨的厅堂。
无寐:无法入睡。
独:独自。
神惊:心神震惊。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秋日清晨景象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在凉爽微风和细雨中惊觉独坐,感受着自然之美而心生敬畏。诗中的意境淡远,语言朴素,却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宁静情怀。

首句“楚乡秋早倦炎蒸”,以“楚乡”指代南方水乡,通过“秋早倦炎蒸”描绘出初秋尚存的热气,但已经有了些许凉意。第二句“长恨梧桐不可凭”,则表达了对梧桐树下难以依靠的无奈情感,或许是因为梧桐容易招引虫鸣,影响了诗人宁静的心境。

第三句“爽气忽随风雨至”中,“爽气”指的是凉爽的空气,而“忽随风雨至”则描绘出天气突变,带来了急遽而来的秋风和细雨。最后一句“晓堂无寐独神惊”,诗人在清晨的殿堂里没有睡意,只是独自一人静坐,感受着内心深处的震惊或许是对自然之力的敬畏。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境描写和恬淡的语言风格,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哭常理斋叠韵八绝·其八

茫茫身事百年中,长望归来白首同。

三径黄花相约处,祗今衰飒不成丛。

(0)

兴平和壁间韵

三年留滞客京华,又向西南天一涯。

回首乡关千里隔,销魂桥上日初斜。

(0)

绣床渐觉香毬满,鱼艇初疑雪片多。

龙吟五夜霜飞瓦,鼍吼三更月满城。

青山自此诗名重,采石如今酒价低。

荒祠昼掩无人到,苦木丛中春鸟啼。

风景不殊豪杰尽,新亭谁复泪沾衣。

(0)

题水村图

空林有影连山远,流水无声带雁寒。

自是渔樵真乐处,不知图屋与谁看。

(0)

浣溪沙

近市翛然晏子居。药栏回合槿篱疏。

惯看鸟雀下阶除。

载酒断无人问字,打门恰有吏催租。

到家翻遣客怀孤。

(0)

祝英台近

熨愁痕,寻梦迹,待撇怎生撇。

记得年时,扶病送时节。

可怜微雪重门,昵人和泪,却刚是、仲冬廿七。

正凄切,何日一舸春江,来迎小桃叶。

翠羽珠钿,重把旧盟结。

尽判折了浮名,樱桃花底,消受个、半生怜惜。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