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尺(bǎi chǐ)的意思:形容人的才能或品德极其卓越。
碧岑(bì cén)的意思:形容山色清新明丽。
登临(dēng lín)的意思:登上高处或高山,指登上高处以观赏美景或远望。
发照(fā zhào)的意思:指公开曝光,揭露真相。
寒林(hán lín)的意思:
(1).称秋冬的林木。 晋 陆机 《叹逝赋》:“步寒林以悽惻,翫春翘而有思。” 唐 王维 《过李揖宅》诗:“客来深巷中,犬吠寒林下。” 宋 范仲淹 《和提刑赵学士探梅》诗之二:“静映寒林晚未芳,人人欲看 寿阳 粧。” 瞿秋白 《饿乡纪程》六:“车站前一片大旷场,四围寒林萧瑟,晓霜犹凝,飕颼的西北风吹着落叶扫地作响,告诉我们已经到了北国寒乡了。”
(2).梵语音译。弃尸之处。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七:“尸陀林,正言尸多婆那,此名寒林。其林幽邃而寒,因以名也。在 王舍城 侧,死人多送其中。今总指弃尸之处名‘尸陀林’者,取彼名之也。”景仰(jǐng yǎng)的意思:对人或事物感到深深的敬佩和仰慕。
曼陀(màn tuó)的意思:形容花草茂盛、繁花似锦的景象。
千秋(qiān qiū)的意思:千秋,指长久的时期或长远的未来。
秋景(qiū jǐng)的意思:比喻人们的思想感情相通,志趣相合,情投意合。
仁孝(rén xiào)的意思:仁爱和孝顺,指对父母和长辈的尊敬和关爱。
松柏(sōng bǎi)的意思:指人品高尚,道德品质优良,像松树和柏树一样坚贞不屈。
图书(tú shū)的意思:指书籍、图书馆等与书有关的事物。
危楼(wēi lóu)的意思:危险的楼房。形容建筑物不稳固,有倒塌的危险。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学士(xué shì)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学问非常丰富,知识渊博。
玉枕(yù zhěn)的意思:指睡在玉石上的枕头,比喻官位高贵、舒适安稳。
昭明(zhāo míng)的意思:明亮而清晰,显而易见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沙照在顾山文选楼登高怀古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文选楼的历史文化底蕴与自然风光之美。
首句“百尺危楼倚碧岑”,以“百尺”形容楼之高,“危楼”则突出了楼的险峻,而“倚碧岑”则将楼与周围的青山绿水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接下来“昭明曾此快登临”,提到古代文学家昭明在此登楼,不仅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也暗示了文选楼作为文化圣地的地位。
“图书万卷披吟富,仁孝千秋景仰深”两句,赞美了文选楼藏书丰富,且充满了仁孝之风,千百年来受到人们的敬仰。这里不仅赞扬了文选楼的文化价值,也体现了对仁孝美德的推崇。
“学士碑新摩玉枕,曼陀花发照寒林”描绘了文选楼周边环境的美丽与生机。新立的学士碑如同玉石般珍贵,映衬着曼陀罗花在寒冷的树林中绽放,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也寓意着文化的传承与延续。
最后,“虞山更有崇台古,松柏萧萧锁暮阴”以虞山上的古老崇台和环绕其间的松柏,进一步渲染了文选楼所在之地的悠久历史与宁静氛围。松柏的萧瑟与暮色的阴沉相呼应,营造了一种深沉而庄重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与对文化的敬畏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文选楼及其周围景色的描绘,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自然之美,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与对文化的崇敬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满江红.惆怅
渌水三年,小桥畔,相逢曾赋。
长凝伫,青骢有影,章台无路。
月下凭肩衣尚暖,楼头密约书成蠹。
访城西、惟有画檐蛛,丝如故。晓云意,人空慕。
题诗客,愁应诉。奈绿阴满径,乍逢崔护。
芍药已付春梦远,杨花有被东风误。
想雕栏、不追却沾泥,言还齼。
送王推府与龄贺圣诞之京一首
翠水流华瑞,丹陵启圣光。
河灵天诞永,龙叙帝图昌。
燕湑传三爵,移珍走万方。
士英归许善,郡妙简王祥。
缛夏浮青舸,金秋入紫阊。
霞裾瞻虎陛,星履次鹓行。
秘殿闻仙乐,槐宸接寿觞。
向舆称有庆,望极颂无疆。
荐礼衣冠盛,咨风献替长。
名儒留侍从,东掖握兰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