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东西二林寺·其三》
《东西二林寺·其三》全文
宋 / 沈与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游人多入东林寺,将谓西林不如

我策短筇行半日,水声松韵更清虚。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半日(bàn rì)的意思:半天,一段时间的一半。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东林(dōng lín)的意思:指东晋时期桓温、桓玄父子的势力范围,后来泛指权贵集团。

松韵(sōng yùn)的意思:指文章或诗词的韵律松散,不严谨。

西林(xī lín)的意思:指某个领域或行业中的最高权威、最高水平的人或事物。

游人(yóu rén)的意思:指旅游者、游客;也可指四处游荡、流浪的人。

东林寺(dōng lín sì)的意思:指个人或团体内部存在的争斗、纷争和派系之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东西二林寺的经历与感受。首句“游人多入东林寺”,点明了东林寺的热闹与游客众多,暗示了它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接着,“将谓西林景不如”一句,通过对比手法,预设了一个观点——人们可能认为东林寺的景色更胜一筹,从而引出下文对西林寺的独特魅力的发现。

“我策短筇行半日”,诗人以第一人称叙述,亲自踏足西林寺,用“短筇”这一细节,形象地展现了他轻装简行的状态,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追求。这里的“半日”不仅指时间的长短,也暗含了诗人沉浸于自然美景中的愉悦与忘我。

最后一句“水声松韵更清虚”,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它描绘了西林寺周围环境的宁静与和谐,通过“水声”与“松韵”的交织,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这里的“清虚”二字,既是对声音的形容,也是诗人内心感受的投射,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心灵的净化。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与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独到见解和深沉情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山水之美的独特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沈与求

沈与求
朝代:宋

沈与求(1086—1137),宋代大臣。字必先,号龟溪,湖州德清(今属浙江)人。政和五年进士。历官明州通判、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吏部尚书兼权翰林学士兼侍读,荆湖南路安抚使、镇江知府兼两浙西路安抚使、吏部尚书、参知政事、明州知府、知枢密院事。著有《龟溪集》。
猜你喜欢

新晴

日日霜晴客路乾,征人欢喜不辞寒。

素娥青女相怜甚,将毋归来道路难。

(0)

和二十六日雪晴

雪中欢喜看瑶陵,雪后扶舆弄绮晴。

造物为人添眼界,病夫随处得心倾。

江南江北融融暖,春草春花日日生。

冻死穷檐吾不恨,欣欣同宇尽敷荣。

(0)

诗谈

吾嗤彼云士,努力事诗妍。

竟日搜枯肠,抽黄对白间。

尔何无达观,局促自缚缠。

不见渊明陶,有诗累百篇。

要以写吾心,出语如流泉。

采菊见南山,得句于悠然。

少陵动感慨,忠义胆所宣。

有时心境夷,亦复轻翩翩。

纤纤白云闲,无心游日边。

风石激而奇,奔迸生云烟。

讵以天然态,而事斧凿镌。

陶尔一觞酒,警尔心地偏。

少焉明月上,高挂西山巅。

听我曳杖歌,金石声撼天。

(0)

玉清夜归

岩有未有桂花开,观里闲寻道士来。

微雨过时松路黑,野萤飞出照青苔。

(0)

南塘

二月江南烟雨多,南塘一夜涨春波。

堤边游女最归晚,争引渔舟作棹歌。

(0)

衡阳道中二绝·其二

黑羖钻篱破,花猪突户开。

空山竹瓦屋,犹有燕飞来。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吴融 夏竦 徐夤 张说 梁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