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江北杂咏八首·其一》
《江北杂咏八首·其一》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太公兵法世皆知,何必三朝始授之。

东坡卓识曾标论,能忍故为王者师。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兵法(bīng fǎ)的意思:指军事战略和战术的学问。

东坡(dōng pō)的意思:指杜甫和苏轼这两位唐宋文学家,也泛指文学才子、文化名人。

何必(hé bì)的意思:表示某种行为或做法没有必要或没有意义。

三朝(sān cháo)的意思:指皇帝在位的三个朝代,也可比喻一个人担任某一职位的时间长久。

太公(tài gōng)的意思:指智慧过人、聪明才智出众的人。

王者(wáng zhě)的意思:指统治者、领袖或最强者。

曾标(zēng biāo)的意思:指过去曾经标榜过的事物或身份。

卓识(zhuó shí)的意思:卓越的才智和见识。

鉴赏

此诗《江北杂咏八首(其一)》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通过诗句表达了对姜太公兵法的深刻见解与独到认识。

首句“太公兵法世皆知”,开篇即点明了姜太公的兵法在世间广为人知的事实,强调了其作为军事智慧的代表人物之一。接着,“何必三朝始授之”一句,提出了疑问,暗示姜太公的兵法并非仅在某个特定时期才被传授,而是自古以来就广为流传,体现了其深远的影响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东坡卓识曾标论”中,“东坡”指的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此处引用苏轼的观点,表明姜太公的兵法不仅在军事领域有着重要地位,在文化思想上也得到了高度评价和认可。通过“卓识”一词,赞扬了苏轼对于姜太公兵法深刻理解与独到见解。

最后一句“能忍故为王者师”总结全诗主旨,强调了“忍”的重要性。在古代,能够以“忍”作为治国之道,方能成为众望所归的王者之师。这句话不仅深化了对姜太公兵法的理解,更将“忍”这一品质提升到了治国理政的高度,体现了作者对历史智慧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性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通过对姜太公兵法的探讨,以及对“忍”的价值的阐述,展现了作者对历史、文化和人性的独到见解,同时也蕴含了对后世治国理政的启示。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春夜

宿鸟一枝足,争林终夜鸣。

庭花当户发,江月向人明。

鸟度清溪影,风回晚市声。

梦中无好语,池草为谁生。

(0)

再和寇十一二首·其一

南山楼观插穹苍,林杪青灯出上方。

形胜自如诸老逝,功名随尽二流长。

马游从昔哀吾老,王粲当年赋异乡。

少日幻心今净尽,多生绮语未全忘。

(0)

次韵黄无悔惜梅

雪拥寒门鹊不来,江南春信小迟回。

遥知诗力生春早,一抹江梅趁眼开。

(0)

次韵回山人赠沈东老二首·其二

随世功名非所望,称家丰俭不求馀。

青衫出指论奇字,白发挑灯写细书。

(0)

戏元弼·其二

山头落日著窗明,花里来禽起笑声。

岂有诗成须白傅,独于酒可置公荣。

(0)

虎丘·其一

云际楼台树杪轩,孤松千尺耸平田。

危栏远思微吟好,隐隐秋帆半入天。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